霉菌性阴道炎怎么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分局部用药(如唑类、咪康唑、制霉菌素制剂)和全身用药(氟康唑);特殊人群中妊娠期用局部用药,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婴幼儿要保持外阴清洁并在医生指导下用温和药物。
一、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可能诱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若合并糖尿病等情况,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利于阴道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维持血糖稳定。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可选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每晚1粒(15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200mg),连用3日;或1粒(500mg)单次用药。克霉唑制剂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对霉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或1粒(1200mg)单次用药。咪康唑同样是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代谢过程来发挥抗真菌功效。
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片(10万U),连用10-14日。
全身用药:对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一次150mg顿服,其可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影响其细胞膜合成达到抗真菌目的,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等存在差异,比如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安全,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可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克霉唑制剂等局部用药,治疗时需遵循医生指导,因为孕期阴道环境改变更易患霉菌性阴道炎,且不当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除了针对阴道炎进行规范治疗外,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3.9-7.2mmol/L,餐后血糖适当控制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阴道炎并预防其复发,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调整,比如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安排需考虑其生长发育需求等。
婴幼儿:婴幼儿霉菌性阴道炎多与尿布更换不及时、粪便刺激等有关,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尿布,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较为温和的局部抗真菌药物,用药时需格外小心,避免药物进入阴道深处等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婴幼儿生理结构特殊,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