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类癌有肠道相关、全身相关症状及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肠道相关症状包括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便血;部分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如皮肤潮红、腹泻、哮喘样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右半结肠类癌相对易触及包块,左半结肠因肠腔窄包块不易触及。
一、大肠类癌的常见症状
(一)肠道相关症状
1.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这是因为肿瘤在大肠内生长,刺激肠道黏膜及周围组织。例如,肿瘤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引发肠道痉挛或局部组织受牵拉,从而产生腹部不适感,这种不适可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人群中由于个体差异可能表现程度不同,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腹部不适的具体情况,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如频繁哭闹、腹部拒按等。
2.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肿瘤影响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时,可出现腹泻症状。肠道黏膜受到类癌的刺激,导致肠道分泌增加,水分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腹泻。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性状较稀,而成年患者可能表现为每日排便次数较以往增加,甚至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不等。
便秘:当肿瘤导致肠道狭窄时,粪便通过受阻,可引起便秘。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大肠类癌导致的便秘可能会逐渐加重,且使用一般通便药物效果可能不佳。
3.便血
粪便表面可能带有少量鲜血,这是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且质地较脆,排便时与粪便摩擦导致出血。但出血量一般较少,有时可能仅在粪便潜血试验中发现阳性结果。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导致的出血相鉴别;儿童出现便血时,要警惕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二)全身相关症状
1.类癌综合征表现(部分患者)
当类癌发生肝转移等情况时,可能释放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类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多发生在面、颈部及上肢等部位,可呈阵发性发作,情绪激动、饮酒、进食等可诱发。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哮喘样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因为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成年患者中,女性和男性在类癌综合征的表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对症状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容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三)腹部包块(部分患者)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可在腹部触及包块。腹部包块的质地、活动度等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右半结肠的类癌相对容易触及包块,而左半结肠由于肠腔相对较窄,包块往往不易被触及。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通过定期触摸腹部来早期发现包块;老年人自身腹部脂肪等情况可能影响包块的触及,需要医生借助体格检查等手段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