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主要因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发育,需从病因纠正(保证维生素D摄入,母乳宝宝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食物,宝宝出生后按情况补充,已加辅食者添富含钙食物)、日光照射(保证宝宝每天一定时间户外活动,避免晒伤,不同年龄调整)、骨骼畸形矫正(已现畸形者在补维D和钙剂基础上用体位矫正等辅助,严重者遵医评估其他矫正措施)、定期监测(定期体检监测相关指标及骨骼X线,据结果调整方案)、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早产儿等高危宝宝严格按建议补维D并密切监测,有特殊情况宝宝治疗需谨慎,考虑药物影响及时调整方案)来应对。
一、病因纠正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因此,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等,宝宝出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每日800-1000国际单位,之后可根据情况调整至每日400国际单位,一般补充至2岁;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添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
二、日光照射
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这是体内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应保证宝宝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一般建议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但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防止晒伤。不同年龄宝宝的日光照射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婴儿可在遮荫下进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暴露部位。
三、骨骼畸形矫正
对于已经出现骨骼畸形的宝宝,在积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的基础上,可通过体位矫正、按摩等方法进行辅助矫正。例如,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平卧位时用枕头略将头部垫高,站立和行走前减少负重,避免过早站立、行走,防止加重下肢畸形;对于年龄稍大、畸形较明显的宝宝,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其他矫正措施,如佩戴支具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四、定期监测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监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以及骨骼X线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骨骼发育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若维生素D水平仍未达标或骨骼畸形改善不明显,需进一步调整维生素D及钙剂的补充剂量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宝宝,由于其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且生长发育快,更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补充足够剂量的维生素D,并且要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这类宝宝发生佝偻病的风险更高。同时,对于有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某些影响维生素D代谢药物的宝宝,在治疗佝偻病时需特别谨慎,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对维生素D和钙代谢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