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狭义指普通感冒,广义包括流感及其他病原体引发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类型,流感是特殊类型且病情更重,其他病原体也可致上呼吸道感染;不同人群患上呼吸道感染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变重且现并发症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要谨慎用药,孕妇用药特谨慎,有基础疾病人群病情易加重需积极控制。
一、普通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70%-80%,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临床症状以鼻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也可有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如低热、轻度畏寒、头痛等,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5-7天可痊愈。
二、流行性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流行性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或大流行,与普通感冒相比,病情往往更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
三、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除了病毒外,细菌等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A组溶血性链球菌等,此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相对较重,除了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外,还可能有发热、脓性分泌物等表现,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不同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低热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需谨慎用药,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发展为重症,如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老年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要注意监测体温、呼吸等情况,如有基础疾病者需更加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及时就医,且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三、孕妇
孕妇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病情较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如有无胎动异常等。
四、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更容易加重,且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恶化。这类人群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加强自身护理,如控制血糖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