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发烧,其机制是病原体刺激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升高致产热增散热减少。不同病原体感染发烧特点不同,不同人群发烧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处理原则包括休息、多饮水、监测体温,发烧持续不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一、发烧的机制
当病原体侵入上呼吸道后,会刺激机体的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发烧。
二、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发烧的特点
病毒感染:常见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多为中等度热(体温38℃左右),也可出现高热(体温39℃及以上),一般持续3-5天左右,但不同病毒感染引起发烧的具体表现会有差异,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往往全身症状更明显,发烧可能更严重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细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到39℃以上,而且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发烧不易控制。
三、不同人群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发烧情况。儿童发烧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烧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一般来说,儿童肛温≥39℃或腋温≥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适当的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要特别注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成年人: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时,一般根据自身整体状况来应对。如果发烧不是特别严重,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方式观察;但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则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时,可能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而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有心血管疾病等,发烧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所以老年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密切监测体温及身体状况。
四、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的处理原则
一般处理:无论哪个人群,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都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补充因发烧出汗丢失的水分,保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
体温监测: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体温的波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
就医指征:如果发烧持续超过3天不退、体温过高(如儿童肛温≥40℃或成年人持续高热不退)、伴有严重的头痛、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