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可引发佝偻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6月龄内婴儿易激惹等;骨骼改变包括头部的颅骨软化、方颅等及胸部的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等;还有肌肉松弛致运动发育落后,以及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的相应变化
一、神经精神症状
1.表现情况:多见于6月龄以内,特别是3月龄以内小婴儿。主要是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儿会出现这些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虽不具特异性,但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代谢后,神经肌肉的调节功能失衡,就容易出现易激惹等表现,而且汗多会刺激头皮,导致婴儿不断摇头,试图缓解不适。
二、骨骼改变
1.头部表现
颅骨软化:多见于3-6月龄婴儿,是佝偻病早期骨骼改变的常见表现。由于骨样组织增生致颅骨软化,用手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有乒乓球样感觉。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颅骨局部骨组织矿化不足,出现软化现象。婴儿的颅骨相对较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影响后容易出现这种改变。
方颅:多见于8-9月龄以上婴儿,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颅。这是由于骨样组织增生,使得颅骨的形状发生改变,呈现出方颅的外观。
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前囟边较软,闭合延迟可迟至2-3岁。正常婴儿前囟在1-1.5岁闭合,佝偻病患儿由于钙磷代谢异常,影响了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前囟闭合时间延迟。这与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成骨细胞的功能,使得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受到阻碍有关。
2.胸部表现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似串珠样。这是因为肋骨部位的钙磷代谢异常,骨样组织过度增生,形成了串珠样的改变。
鸡胸或漏斗胸:1岁左右小儿,胸廓畸形,胸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胸骨下段向内凹陷则形成漏斗胸,影响呼吸功能。这是由于佝偻病导致胸廓发育异常,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影响了胸廓的正常形态,进而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三、其他表现
1.肌肉松弛:患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肌肉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得肌肉力量减弱,导致运动发育迟缓。例如,正常婴儿在相应月龄可以较好地完成坐、立、行等动作,但佝偻病患儿由于肌肉松弛,可能在这些方面落后于同龄儿。
2.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变化: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这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的指标变化,血钙稍低是因为钙吸收不良,血磷降低是由于磷的代谢紊乱,而碱性磷酸酶增高是因为成骨细胞活跃,参与了骨样组织的形成,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于佝偻病初期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