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脊髓炎可致运动障碍,急性期数小时至数天出现双下肢无力等,早期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等,随恢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感觉障碍,有感觉平面及感觉异常;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潴留等,病变累及侧角可致体温调节紊乱
一、运动障碍
1.急性期表现:
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双下肢无力,病情严重时可累及上肢,甚至导致四肢瘫痪。这是因为急性脊髓炎会影响脊髓内的神经传导通路,使得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到肌肉。在儿童中,可能因病情进展迅速而更容易出现肢体完全不能活动的情况,且由于儿童的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对于成年患者,若病情较重,也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肌张力与腱反射改变:
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呈脊髓休克样表现。随着病情的恢复,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不同年龄患者的脊髓休克持续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脊髓休克期相对较短,但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成年患者脊髓休克期一般为数周,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二、感觉障碍
1.感觉平面:
患者常可发现受累脊髓节段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平面。感觉平面的定位对于判断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病变在胸段脊髓时,感觉平面可能在胸部某一水平,患者会感觉该平面以下的皮肤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不同年龄患者的感觉平面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表述能力相对有限,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方法来确定感觉平面,如用棉花轻触皮肤观察患儿的反应等。
2.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在感觉平面以下可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这种感觉异常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在老年患者中,可能由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感觉异常的表现可能会被掩盖或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二便障碍:
早期常出现尿潴留,随着脊髓休克的恢复,可逐渐出现尿失禁;大便也可出现便秘或失禁。这是因为脊髓病变影响了脊髓对膀胱和直肠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儿童患者由于膀胱和直肠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二便障碍的表现可能会对其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健康产生更直接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成年患者二便障碍也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
2.体温调节障碍:
病变累及脊髓侧角时,可出现体温调节紊乱,表现为发热等情况。这是由于脊髓内的自主神经中枢受损,影响了体温的正常调节机制。在儿童中,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稳定,急性脊髓炎导致的体温调节障碍可能会使体温波动较大,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或保暖措施。成年患者体温调节障碍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以避免体温过高或过低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