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皮肤癌部分患者会出现瘙痒症状,但非所有早期皮肤癌都有此表现且瘙痒无特异性,早期皮肤癌常见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有不同皮肤新生物表现,瘙痒与早期皮肤癌关系机制是癌细胞刺激神经末梢致冲动异常,不同人群早期皮肤癌伴瘙痒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如不同年龄、性别、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留意,发现伴有瘙痒的异常皮损应及时就医做皮肤专科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
一、早期皮肤癌的常见表现
1.皮肤新生物表现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开始常为小的、半透明的结节,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质地比较硬,生长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在早期出现瘙痒感。
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头皮、面部、手背等,开始为红斑状炎性丘疹,表面有鳞屑或痂皮,逐渐增大形成结节,也有部分患者会伴有瘙痒症状。
恶性黑色素瘤:最初可能是正常皮肤出现黑色素沉着,或者原有色素痣发生变化,如颜色改变、直径增大、形状不规则等,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瘙痒等不适。
二、瘙痒与早期皮肤癌的关系机制
皮肤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从而引起瘙痒感觉。但这种瘙痒并没有特异性,其他皮肤良性病变也可能出现瘙痒,所以不能仅根据瘙痒来判断是否为早期皮肤癌。例如一些湿疹、皮炎等良性皮肤疾病也会有瘙痒症状。
三、不同人群早期皮肤癌伴瘙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不同年龄人群
儿童:儿童患皮肤癌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不愈的瘙痒性皮损,如结节、斑块等,也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皮肤癌可能有其特殊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排除皮肤癌可能。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机能减退,皮肤癌的发生相对较多,老年人早期皮肤癌出现瘙痒时,由于其对瘙痒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够准确等因素,更需要仔细观察皮肤病变的细节,如皮损的大小、形状、颜色变化等。
2.不同性别
男性:男性皮肤癌好发部位如头皮、面部等,若这些部位出现伴有瘙痒的皮损,需留意。
女性:女性皮肤癌好发于曝光部位,如手部等,当手部出现瘙痒性皮损且长期不愈时,要警惕皮肤癌可能。
3.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户外工作者: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皮肤受紫外线照射较多,患皮肤癌风险相对较高,若这类人群皮肤出现伴有瘙痒的新生物,更应及时就诊。因为紫外线长期照射会损伤皮肤细胞DNA,增加皮肤癌发生几率,当出现异常瘙痒性皮损时要高度重视。
有皮肤癌家族史人群:这类人群本身携带一些与皮肤癌相关的遗传因素,即使早期皮肤癌出现瘙痒,也应更加积极地进行皮肤检查,因为遗传易感性使他们患皮肤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总之,早期皮肤癌可能会痒,但瘙痒不是早期皮肤癌的特异性表现,当发现皮肤有伴有瘙痒的异常皮损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皮肤专科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