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怎么回事
乳房肿块成因多样,有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青春期、月经周期、孕期及哺乳期的相关情况;病理性因素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乳腺炎症等。不同人群发现乳房肿块需注意不同事项,无论哪个年龄段发现都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性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生理性因素: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乳腺开始发育,可能出现乳房肿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随青春期结束会逐渐缓解。例如,多数10-18岁的女性在乳房发育过程中可能触及到质地较软、边界相对清晰的肿块,与乳腺组织的发育增生有关。
月经周期:月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组织可能出现增生性的肿块,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回落,肿块多可缩小或消失。一般在月经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乳房胀痛伴肿块,月经后症状减轻。
孕期及哺乳期:孕期体内激素进一步变化,为哺乳做准备,乳腺会增生,可能出现肿块;哺乳期若发生乳汁淤积,也可形成肿块,多表现为乳房局部的硬块,可伴有疼痛。比如,孕期乳腺会逐渐增大,可能摸到一些结节状的肿块;哺乳期妈妈若喂奶不及时、乳汁排出不畅,就容易发生乳汁淤积形成肿块。
病理性因素:
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与雌激素水平活跃有关,多为单发,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地韧,活动度好。研究表明,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生可能与基因变异等因素相关,约10%-15%的病例有多发倾向。
乳腺囊肿:可分为单纯囊肿和积乳囊肿等。单纯囊肿主要是由于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积乳囊肿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因乳汁排出不畅潴留形成。囊肿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囊性感,活动度好。
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青年女性也有发病可能。肿块多为单发,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表现。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等)、激素水平、电离辐射、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据统计,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
乳腺炎症:包括急性乳腺炎和乳腺结核等。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多因细菌感染引起,肿块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乳腺结核相对少见,多有结核病史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肿块质地较硬,可与皮肤粘连,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对于发现乳房肿块的情况,不同人群需要注意不同事项。青年女性发现乳房肿块若考虑乳腺纤维腺瘤,较小且无症状的可定期观察,若肿块较大或有变化则需进一步评估;哺乳期女性发现乳汁淤积形成的肿块,应及时通过按摩、让婴儿多吸吮等方式促进乳汁排出;中老年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更应重视,需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乳腺癌等严重疾病。无论哪个年龄段发现乳房肿块,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肿块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