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儿疝气嵌顿
小儿疝气嵌顿有局部表现、全身表现、不同年龄段特点及与其他情况鉴别等方面。局部表现为原本可回纳的疝气肿块变得坚硬不能回纳,患儿有明显疼痛;全身表现包括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严重时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婴幼儿主要靠哭闹体现不适,观察肿块情况重要,年长儿能诉说局部疼痛等;需与单纯疝气突出及肠梗阻、肠套叠等其他腹部疾病鉴别,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一、局部表现
1.肿块情况:小儿疝气嵌顿时,原本可回纳的疝气肿块会变得坚硬、不能回纳。通常疝气是在腹压增加时突出,如哭闹、排便等情况,当腹压增加后肿块突出且无法用手推送回腹腔,这是嵌顿的重要局部表现之一。例如,患儿在哭闹后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一个较硬的包块,且不能回纳到腹腔内。
2.疼痛表现:患儿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表现为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因为嵌顿的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受到卡压,局部组织缺血、受到刺激,会引起剧烈疼痛,小儿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
二、全身表现
1.消化道症状:如果嵌顿的是肠管,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肠管被嵌顿后,肠道蠕动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出现呕吐,开始可能为胃内容物,随后可能会出现胆汁样物甚至粪样物,提示肠梗阻的可能。比如患儿频繁呕吐,呕吐物逐渐变得像粪便一样。
2.全身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反应。因为肠管嵌顿后发生缺血、坏死,细菌滋生,毒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患儿会有发热表现,并且精神状态变差,不再活泼,而是呈现萎靡状态。
三、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特点
1.婴幼儿:婴幼儿表达能力差,主要通过哭闹来体现不适。观察腹股沟或阴囊部位的肿块情况尤为重要,婴幼儿疝气嵌顿后肿块不能回纳且质地硬,同时可能伴有哭闹不止、呕吐等表现。由于婴幼儿腹壁肌肉薄弱,疝气更容易发生嵌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腹股沟等部位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年长儿:年长儿可以表达疼痛等不适,能诉说局部疼痛,同时可能会有腹胀等表现。年长儿嵌顿疝的局部肿块不能回纳,疼痛相对较明显,家长要结合孩子的主诉和局部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嵌顿情况。
四、与其他情况的鉴别
1.与单纯疝气突出鉴别:单纯疝气突出时,肿块通常可以用手轻柔推送回纳腹腔,且患儿一般无明显疼痛等全身表现。而嵌顿疝肿块不能回纳,伴有疼痛、呕吐等表现。例如,单纯疝气突出时,家长用手可以将肿块推回,孩子哭闹等不适缓解;但嵌顿疝时肿块无法回纳,孩子持续哭闹、有呕吐等。
2.与其他腹部疾病鉴别:要与肠梗阻、肠套叠等其他腹部疾病鉴别。肠梗阻也会有呕吐、腹胀等表现,但肠梗阻一般无疝气肿块突出;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有果酱样大便等表现,与疝气嵌顿的表现有差异,但需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超声等检查手段来进行鉴别诊断。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疝气嵌顿的情况,如肠管是否嵌顿、有无缺血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