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重度烧伤需遵循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营养支持等用药原则,早期液体复苏要按计算补液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输注;抗感染要早期经验性用广谱抗菌药、据药敏调整;创面处理清创用生理盐水、外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用生长因子促进愈合;营养支持优先肠内营养用合适制剂,用药中要密切观察并注意小儿肝肾功能及加强护理等。
一、早期液体复苏用药原则
小儿特重度烧伤后早期液体复苏至关重要,需根据烧伤面积、体重等计算补液量,晶体液与胶体液合理搭配。晶体液可选用乳酸林格液等,胶体液可选用血浆等,遵循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输注,以维持患儿有效循环血量,保证重要脏器灌注,这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合理的液体复苏能改善患儿预后。
二、抗感染用药原则
1.早期经验性抗感染:小儿特重度烧伤后极易发生感染,早期需根据烧伤创面特点、常见病原菌等进行经验性抗感染用药。一般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这是依据烧伤后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研究确定的用药选择。
2.根据药敏调整:在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创面分泌物、血液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抗感染疗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风险,相关研究显示根据药敏调整抗感染药物可显著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三、创面处理相关用药原则
1.清创用药:清创时可选用生理盐水等进行创面清洁,尽量减少对患儿创面的刺激,生理盐水能有效清洁创面且不影响创面愈合,这是基于清创操作的基本要求及生理盐水的理化性质确定的。
2.创面抗感染外用药物:可选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等外用药物,银离子抗菌敷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在小儿特重度烧伤创面处理中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
3.促进创面愈合药物:可选用生长因子类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能促进创面细胞的增殖、迁移,加速创面愈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对小儿特重度烧伤创面愈合有积极作用。
四、营养支持用药原则
小儿特重度烧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进行营养支持。可选用肠内营养制剂,如能全力等,在肠道功能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肠内营养,以维持患儿营养状况,促进机体修复,肠内营养制剂能提供患儿所需的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相关研究显示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和创面愈合能力,对于小儿来说,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准确计算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温馨提示
小儿特重度烧伤患儿病情较为复杂,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创面变化等。由于小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对小儿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的药物。同时,要加强患儿的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为患儿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