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荨麻疹发生的病因有哪些
荨麻疹的发生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导致。内在因素包括具有遗传易感性、某些慢性疾病可引发以及长期精神因素影响;外在因素有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因素可诱发。
一、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部分荨麻疹具有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个体发生荨麻疹的风险可能增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荨麻疹的发病相关,例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相关的基因,遗传因素使得个体对各种激发因素的敏感性提高。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可引发荨麻疹,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为例,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可能波及皮肤,导致荨麻疹样皮疹的出现。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能诱发荨麻疹。当人体处于精神应激状态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会发生紊乱,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从而促使荨麻疹的发生。例如,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精神持续紧张的人群,相比精神状态平稳的人群,更易出现荨麻疹症状。
二、外在因素
食物因素: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荨麻疹诱发因素,如鱼虾、蟹、贝类、牛奶、鸡蛋等动物性蛋白,以及草莓、芒果、西红柿、花生等植物性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进而引发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例如,对海鲜过敏的人群,食用海鲜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荨麻疹表现。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引起荨麻疹样反应,常见的有青霉素、磺胺类、血清制品、疫苗等。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该药物时,就会引发变态反应,导致荨麻疹。比如使用青霉素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感染因素: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疟原虫等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以病毒感染为例,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例如,儿童在病毒性感冒期间,可能并发荨麻疹。
吸入物因素: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灰尘等吸入物可引起荨麻疹。当人体吸入这些过敏原后,通过呼吸道黏膜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等物质,从而出现荨麻疹症状。例如,花粉季节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花粉后,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皮肤风团等过敏表现,其中皮肤风团就是荨麻疹的典型症状之一。
接触物因素:皮肤接触某些物质也可引发荨麻疹,如化妆品、橡胶制品、某些植物(如毒葛、漆树等)、金属制品(如镍、铬等)。接触这些物质后,皮肤可能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表现。比如,接触某些劣质化妆品后,皮肤可能出现红斑、瘙痒、风团等荨麻疹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