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胃食管反流会有呕吐、喂养困难、哭闹不安、呼吸相关表现等症状。呕吐多为溢乳等,与进食相关;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呛咳等,可致食欲下降;哭闹不安常在喂奶后,改变体位可能缓解;部分婴儿有咳嗽,少数有喘息,需注意鉴别及结合病史判断。
一、呕吐
1.频繁程度与表现:婴儿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是呕吐,多为溢乳,表现为喂奶后少量乳汁从口腔流出,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较频繁的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研究表明,约60%以上的胃食管反流婴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症状,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一般不含有胆汁。从年龄因素来看,新生儿期就可能出现,这与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有关,食管下括约肌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结构,婴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低,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
2.与进食的关系:呕吐往往与进食相关,在喂奶后不久容易发生,尤其是喂奶量较多或喂奶速度较快时,呕吐更容易出现。
二、喂养困难
1.吸吮与吞咽表现:部分婴儿会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表现为吸吮时容易呛咳,吞咽不顺畅。这是因为胃食管反流导致食管内有异常感觉,影响了婴儿正常的吸吮和吞咽动作。从性别角度看,男婴和女婴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婴儿个体差异,有些婴儿可能更易出现喂养困难的表现。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喂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加重喂养困难的情况,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让婴儿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位,这样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
2.食欲变化:由于呕吐和喂养困难,婴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表现为吃奶量减少。病史方面,如果婴儿有早产史,其食管下括约肌发育更不成熟,更容易出现喂养困难和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
三、哭闹不安
1.哭闹特点:婴儿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尤其是在喂奶后。这是因为胃食管反流导致婴儿食管内有不适感觉,如烧心感等,从而引起哭闹。从年龄来看,3-4个月的婴儿胃食管反流相对较常见,这个阶段的婴儿哭闹不安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如果婴儿腹部受凉等,可能会加重哭闹不安的症状,因为腹部受凉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加重胃食管反流。
2.与体位的关系:改变体位可能会对哭闹有一定影响,比如将婴儿竖抱并拍嗝后,可能会缓解哭闹,因为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减轻食管内的不适。
四、呼吸相关表现
1.咳嗽: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的胃内容物刺激咽喉部,引起刺激性咳嗽。研究发现,约20%-30%的胃食管反流婴儿会出现咳嗽表现,且咳嗽多为夜间或卧位时加重。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反流物刺激后更容易引发咳嗽。
2.喘息:少数婴儿可能会出现喘息症状,这是由于反流物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痉挛等反应。但喘息症状相对较少见,需要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从病史角度,如果婴儿有先天性呼吸道发育异常等情况,出现喘息症状时更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的可能,因为此时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的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