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致气体交换无效,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最早出现的呼吸困难,缺氧典型表现的发绀,急性缺氧致精神错乱等、慢性缺氧致智力等障碍的精神神经症状,早期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心肌损害等的循环系统症状,还有消化系统的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的蛋白尿等的其他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轻者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者可见呼吸浅快、点头样或鱼嘴样呼吸,主要与呼吸肌疲劳、肺通气不足等有关。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常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耐力下降。在儿童群体中,急性呼吸衰竭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显著增快,鼻翼扇动等。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但需要注意的是,发绀的程度与还原血红蛋白含量相关,如贫血患者,即使存在缺氧,发绀可能不明显。对于新生儿或婴幼儿,由于其甲床等部位观察不便利,可通过观察口腔黏膜、舌面等部位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发绀情况。
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例如,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急性缺氧时,可能迅速陷入意识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由于其基础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急性缺氧导致的精神神经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恢复相对较慢。
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比如,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对于患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慢性缺氧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
循环系统症状
早期: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这是因为机体为了代偿缺氧,通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来增加心输出量,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例如,呼吸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感觉心跳比平时加快,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较基础水平有所升高。
严重缺氧、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在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中,呼吸衰竭引发的循环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呼吸衰竭导致的循环系统改变需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因为儿童的心血管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其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严重呼吸衰竭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等。例如,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同时,胃肠道黏膜缺氧、淤血,可引起黏膜糜烂、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对于患有慢性肝病且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消化系统的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泌尿系统: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尿及管型尿等,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在老年患者中,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呼吸衰竭时更容易出现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需要密切关注尿量、尿常规等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