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炎可导致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急性期有脊髓休克现象,恢复期肌张力等有变化且恢复程度各异;感觉障碍有感觉平面及平面上缘可能的感觉过敏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膀胱功能障碍(早期尿潴留、恢复期反射性膀胱等)、直肠功能障碍(便秘或大便失禁等)、体温调节障碍(病变节段以下皮肤不出汗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有基础病史者表现可能受影响
一、运动障碍
1.急性期表现: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脊髓休克现象,表现为病变以下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不同年龄阶段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运动障碍相对更易被察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减少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史,可能运动障碍的起始表现会与无基础病史者有所不同,但总体遵循脊髓炎导致运动传导通路受损而出现相应肢体运动异常。
2.恢复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脊髓休克逐渐缓解,肌张力开始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逐渐恢复。但恢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影响日常活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恢复过程中面临生长发育与运动功能恢复不同步的情况,需要更长期的康复关注。
二、感觉障碍
1.感觉平面: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可在体表查出感觉缺失的水平,即感觉平面。例如病变在胸段脊髓,感觉平面可对应胸部某一水平,不同年龄人群感觉平面的判定与成人相似,但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增加判断难度,需要结合查体等综合评估。有既往脊柱病史等基础情况的患者,感觉平面的定位可能受原有脊柱病变影响,但脊髓炎导致的感觉平面是相对明确的脊髓节段受损表现。
2.其他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感觉丧失平面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如刺痛、烧灼感等,这是由于脊髓受损后神经冲动异常传导引起,不同年龄人群对感觉异常的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肢体异常动作等表现出来。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膀胱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脊髓休克期膀胱无张力,膀胱充盈过度时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恢复期可逐渐出现反射性膀胱,表现为尿意丧失、排尿频率增加等。对于儿童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如夜间遗尿等情况更易出现,需要特别关注其排尿情况的管理。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脊髓炎引发的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加重泌尿系统负担,增加尿路感染等风险。
2.直肠功能障碍: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病变节段以下直肠张力减退,排便反射消失。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直肠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等,需要关注其排便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脊髓炎导致的直肠功能障碍可能使其原有肠道问题加重。
3.体温调节障碍:病变损害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中枢时,可出现体温调节障碍,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皮肤不出汗、皮肤温度降低等,夏季时此类患者可能因体温调节异常更易出现高热等情况,需要注意环境温度的调控,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儿童相对更敏感,需要更精细的温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