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烫伤需立即脱离热源,然后冷疗处理(冷水冲洗或浸泡15-20分钟,婴幼儿注意水温),再保护烫伤部位(用干净柔软物覆盖,不自行挑破水疱),之后及时就医评估烫伤严重程度,低龄儿童处理要更轻柔并密切观察,有基础病史儿童要更积极处理且告知医生病史。
一、立即脱离热源
1.迅速移除致伤源:如果儿童被热液烫伤,应立即将儿童移离热源,比如若接触了热开水,要马上让儿童远离开水容器;若是接触了高温物体导致烫伤,需尽快让儿童与该物体分开,这能避免烫伤进一步加重,因为持续的热源接触会使烫伤深度加深。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动作要轻柔快速,避免因慌乱造成二次伤害,要充分考虑儿童皮肤娇嫩,移动时需格外小心,防止蹭破水疱等情况。
二、冷疗处理
1.冷水冲洗或浸泡:在脱离热源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冷水冲洗可以通过热传递带走热量,减轻烫伤处的热度,降低烫伤深度。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蘸取冷水轻轻湿敷烫伤部位,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儿童能耐受为宜,避免过冷刺激引起儿童不适甚至导致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对于较大儿童,要耐心引导配合冷水冲洗,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反应,若出现寒战等不适表现,应及时停止冷疗。
三、保护烫伤部位
1.避免破损:经过冷疗后,要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清洁的毛巾等覆盖烫伤部位,避免烫伤部位受到污染和再次损伤。要注意覆盖物要轻柔,不能用力擦拭烫伤处,对于儿童来说,要防止覆盖物脱落,因为污染可能会导致烫伤部位感染,而再次损伤会加重烫伤程度。对于有水疱的情况,不要自行挑破水疱,以免引起感染,较小的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较大的水疱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四、及时就医评估
1.判断烫伤严重程度:在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后,要尽快带儿童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烫伤的面积、深度等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对于儿童烫伤,面积超过体表5%(婴儿头颈部面积相对较大,超过10%需警惕)、深度达到深Ⅱ度及以上(表现为皮肤发白、质地较硬、感觉迟钝等)或者烫伤部位在关节等特殊部位时,需要专业的医疗处理。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婴幼儿烫伤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更需要及时就医评估,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创面清创、抗感染、补液等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皮肤更薄、更娇嫩,在烫伤应急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冷疗时水温控制要精准,避免过冷刺激。在搬运低龄儿童前往医院时,要注意保持烫伤部位的固定和舒适,防止晃动导致烫伤处加重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低龄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因为低龄儿童烫伤后感染风险相对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不易被察觉。
2.有基础病史儿童:如果儿童本身有基础病史,如免疫功能低下等,在烫伤后要更积极地进行应急处理并尽快就医。因为这类儿童烫伤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医生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来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家长要如实向医生告知儿童的基础病史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