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的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表现包括:异位囊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囊壁厚且粗糙,囊内有细密点状回声,常与周围组织粘连;盆腔内异灶中盆腔腹膜异位灶可见盆腔腹膜小无回声或低回声结节,子宫肌层内异灶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有小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其他部位异位表现中肠道内异灶B超检查受肠气干扰大,准确性稍低,泌尿系统内异灶少见,可致输尿管扩张、肾脏积水等。
一、异位囊肿表现
1.囊肿特征: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异位部位,卵巢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在B超下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多欠清,囊壁较厚且粗糙,囊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这是因为囊内含有陈旧性血液成分。其大小不一,可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例如,相关研究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卵巢异位囊肿,B超下呈现上述典型的囊内回声特点。
2.与周围组织关系:囊肿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如与子宫、盆壁等粘连,在B超下可表现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不清,运动时囊肿活动度差等情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这种粘连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及输卵管的拾卵功能;而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女性,粘连可能导致盆腔疼痛等症状加重。
二、盆腔内异灶表现
1.盆腔腹膜异位灶:B超下可见盆腔腹膜上有小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结节,一般直径较小,多在几毫米至1厘米左右,好发于盆腔后壁、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对于有慢性盆腔疼痛病史的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发现此类腹膜异位灶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因为这些腹膜异位灶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症状。
2.子宫肌层内异灶: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B超下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小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有时可见子宫肌层增厚,尤其是后壁肌层增厚较为常见。对于有经量增多、进行性痛经的女性,尤其是经产妇,B超发现子宫肌层内异灶需考虑子宫腺肌病的可能。不同年龄的女性,子宫腺肌病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症状相对较轻,而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可能症状较重且子宫增大更明显。
三、其他部位异位表现
1.肠道内异灶:当子宫内膜异位至肠道时,B超检查可能发现肠道壁增厚、肠腔狭窄等表现,但肠道B超检查受肠气干扰较大,准确性相对卵巢及盆腔腹膜异位灶稍低。对于有腹痛、便秘或腹泻等肠道症状的女性,尤其是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表现的女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肠道内异灶情况。例如,对于年龄较大且有长期肠道症状的女性,需排除肠道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2.泌尿系统内异灶:子宫内膜异位至泌尿系统时,B超可能发现输尿管扩张、肾脏积水等表现,但相对少见。对于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的女性,尤其是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要考虑泌尿系统内异灶的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检查如泌尿系统造影等明确诊断。不同性别在泌尿系统内异灶的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由于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解剖位置邻近,更容易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