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本身一般不具传染性,仅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时才有一定传染风险,其传染几率受患者合并情况、接触程度、个体免疫力影响,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注意防护,儿童要避免密切接触高风险患者,老年人要注意防护并增强抵抗力,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减少接触并提升免疫力。
一、结核性胸膜炎的传染几率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本身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其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只有当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合并有开放性肺结核时,才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风险,此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但单纯的结核性胸膜炎,由于胸膜腔是相对封闭的腔隙,结核分枝杆菌一般不易通过胸膜腔直接传播给他人。
二、影响传染几率的相关因素
(一)患者合并情况
如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伴有肺部的结核病灶且处于活动期、痰液中带有结核分枝杆菌(即开放性肺结核状态),那么其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此时传染几率相对较高;而如果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仅局限在胸膜腔,未扩散到肺部形成开放性病灶,那么传染几率就非常低。
(二)接触程度
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接触密切程度也会影响传染几率。一般来说,密切接触者(如共同生活的家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而只是偶尔接触的人群感染风险则较低。例如,家人与患者共同居住,长期处于同一空间,吸入患者排出的含菌飞沫的机会更多,相比在公共场合偶尔擦肩而过的人感染几率大得多。
(三)个体免疫力
个体的免疫力状况是重要因素。免疫力较强的人,即使接触了结核分枝杆菌,也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不易被感染;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年老体弱等人群,一旦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就更容易被感染发病。比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包括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如果接触了具有传染风险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尤其是合并开放性肺结核的情况),更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家长等监护人应尽量避免儿童与这类高风险患者过于密切接触,如让儿童远离患者的咳嗽飞沫范围,保持室内通风等。一旦发现儿童有低热、咳嗽、乏力等疑似结核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且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的老年人,若合并有开放性肺结核,其周围的老年人、家属等都要注意防护,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老年人自身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三)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等,这类人群要尽量减少与具有传染风险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接触。如果不得不接触,要做好防护措施。同时,自身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努力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