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影响发病风险。多数轻症者如青壮年普通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自行痊愈;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易出现较重情况,儿童可致肺炎等并发症,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有基础疾病者病情也较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需观察一般表现如发热、咳嗽等,特殊人群还要关注精神状态、意识、尿量等。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般情况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其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人群发病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
二、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情况
(一)多数轻症情况
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为轻症。例如普通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一般通过休息、多饮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多数在1-2周内可自行痊愈,对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病情不严重。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此类轻症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大多数比例,研究表明普通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自愈率较高,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等情况。
(二)可能较重的情况
1.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发展较快。例如婴幼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部分儿童可能引发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引发肺炎的比例在一定年龄段有一定发生率,而且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发展为重症。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急性呼吸道感染会加重心肺负担,导致病情恶化。例如有基础心脏病的老年人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往往较重。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引起呼吸困难加剧,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吸氧、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时,高血糖状态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容易导致感染迁延不愈,还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表现
(一)一般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咳嗽的剧烈程度、是否有呼吸困难、咳痰情况等。如果患者发热体温持续>39℃,持续时间超过3天,或者咳嗽伴有大量脓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成人呼吸频率>30次/分钟,儿童相应年龄段呼吸频率增快)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重。
(二)特殊人群重点关注
对于儿童,要观察精神状态,若儿童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即使体温不是特别高,也需要警惕病情加重;老年人要关注其意识状态、尿量等情况,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脱水等情况,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功能变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