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是癌但属癌前病变,其与癌在形态学、生物学行为有差异,发现后需进一步检查,治疗依部位等选内镜或手术等,不同人群(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年轻老年患者治疗有别,不同性别好发部位及处理侧重不同,不良生活方式者要戒烟酒,有既往肿瘤病史者需警惕复发等。
与癌的区别联系
形态学差异:癌组织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癌细胞浸润现象,细胞排列紊乱,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等;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是上皮内的细胞异常,基底膜完整。通过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区分两者的形态学表现。
生物学行为:癌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会对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对局限在上皮内,一般不会发生远处转移,但存在向癌转化的可能性。例如在宫颈病变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若不处理,有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的风险,而宫颈浸润癌则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其他部位。
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后的处理
进一步检查:当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来评估病变累及的范围等情况。比如在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仔细观察食管病变的具体位置、范围,还可能结合超声胃镜等检查了解病变是否侵犯食管壁深层等。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会进行宫颈活检、阴道镜等检查来明确病变全貌。
治疗选择:治疗方式主要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等因素来选择。如果是消化道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会采取内镜下切除的方式,如胃镜或肠镜下的黏膜切除术(EMR)、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对于一些部位较特殊、内镜下切除困难或者有恶变倾向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处理上,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可选择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方式。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对于年轻患者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年轻患者可能有生育需求等特殊情况,治疗时要兼顾病变处理和未来生育功能等。而老年患者,需要考虑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等。例如老年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手术,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能否耐受手术。
性别因素:不同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好发部位不同,男性好发于食管、胃等部位,女性好发于宫颈等部位,所以不同性别在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后检查和治疗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女性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处理要考虑与妊娠等情况的关系(如果有生育计划),而男性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主要关注病变的内镜下或手术切除等。
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后需要严格戒烟戒酒,因为吸烟、饮酒等会增加病变进展为癌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酒精会刺激消化道黏膜,不利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戒烟戒酒有助于改善病变预后。
病史因素:有既往肿瘤病史的人群,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要警惕是否有肿瘤复发等情况,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检查来鉴别。比如既往有胃癌病史的患者,出现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要排查是否是胃癌复发转移相关的病变或者是新的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