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孕期及围产期、婴幼儿期、儿童期三方面进行预防,孕期及围产期要做好孕妇健康管理与围产期保健,婴幼儿期要保证早期营养供应、避免早期不良刺激,儿童期要调整生活方式、关注心理和社会因素,以降低儿童患多动症风险。
一、孕期及围产期预防
1.孕妇健康管理: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如富含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等),叶酸缺乏可能与儿童多动症相关,有研究显示孕期补充足够叶酸可能降低子代患多动症的风险;同时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避免吸烟、饮酒,因为吸烟和饮酒可能通过影响胎儿发育而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此外,孕妇应保持心理状态稳定,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因为孕期母亲的不良情绪可能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关。
2.围产期保健:在围产期要确保分娩过程顺利,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情况的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儿童多动症的危险因素,早产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低出生体重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神经行为方面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围产期的监测和管理,保障母婴健康。
二、婴幼儿期预防
1.早期营养供应:婴幼儿期要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特别是注意脂肪酸的补充,如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有研究表明充足的DHA摄入有助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对降低多动症发生风险可能有一定作用。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神经发育有益,母乳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婴儿神经系统的健康成长,相比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患多动症的概率可能相对较低。
2.避免早期不良刺激:尽量为婴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稳定、丰富的成长环境,避免过早接触过多的电子屏幕等不良刺激。有研究发现,婴幼儿期过度接触电子屏幕可能影响其神经发育,增加患多动症的可能性。同时,要注意合理的照料方式,避免过度溺爱或过度严苛的养育方式,保持适度的刺激和引导,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的正常发展。
三、儿童期预防
1.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儿童的神经认知功能,增加多动症发生风险。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睡眠时间,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睡眠时间。同时,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也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调节,降低多动症的发生几率。另外,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添加剂过多的食品摄入,这些食品可能对儿童的神经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2.心理和社会因素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环境,家长与教师应密切配合,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儿童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或行为异常并进行引导。当儿童面临学习压力等情况时,要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避免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儿童的神经调节功能,增加多动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心声等方式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心理感受,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