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百日”是指该病病程较长,通常23个月。其病程分三期,卡他期类似感冒,持续12周,传染性强;痉咳期咳嗽转为阵发性、痉挛性,持续26周或更久,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恢复期咳嗽减轻,持续23周,再次感染可能致症状加重。特殊人群中,婴幼儿病情重易有严重并发症,应避免接触患者并接种疫苗;孕妇咳嗽致腹压增加有流产、早产风险,治疗需谨慎选药;老年人易使基础病加重且症状不典型,应增强免疫力并警惕咳嗽久不愈情况。
一、百日咳的“百日”所指
百日咳的“百日”并非精确指一百天,而是一种概数,用来形容该病的病程相对较长,通常可持续23个月左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二、百日咳病程分期及表现
1.卡他期:此阶段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持续12周。可出现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通常为单声咳嗽,逐渐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若能在此期诊断并治疗,效果最佳。对于不同人群,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易被忽视;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多,症状与基础病症状易混淆。生活方式上,经常接触人群密集场所者,更易在卡他期感染他人。
2.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2个月以上。此期咳嗽由单声咳嗽转变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连续十几声甚至数十声咳嗽,直至咳出黏稠痰液或呕吐胃内容物,咳嗽暂停,随后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吼声。痉咳发作时,患者表情痛苦,面红耳赤,严重者可出现眼结膜出血、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痉咳发作时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孕妇在痉咳期,因频繁剧烈咳嗽,可能增加腹压,有导致流产、早产的风险。
3.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鸡鸣样吼声消失,持续23周。但如果在此期间患者再次感染其他病原体,可能导致咳嗽症状再次加重。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及有基础疾病者,恢复期可能相对较长,需更注意休息和护理。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患百日咳后病情往往较重,易出现窒息、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一旦怀疑婴幼儿感染百日咳,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婴幼儿与百日咳患者接触,按时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是预防婴幼儿百日咳的关键措施。
2.孕妇:孕妇感染百日咳,频繁剧烈的咳嗽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孕期若接触百日咳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若孕妇确诊百日咳,治疗过程中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发生。
3.老年人:老年人多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感染百日咳后,可能使原有基础疾病加重。老年人感染百日咳后,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咳嗽且咳嗽持续时间较长的老年人,应警惕百日咳可能,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如适当锻炼、均衡饮食等,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