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可引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及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呼吸困难因肺组织受压影响气体交换,表现为呼吸费力、不能平卧;胸痛由炎症刺激或胸膜摩擦等引起,性质多样、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咳嗽因刺激胸膜感受器,多为刺激性且伴少量痰;发热由感染性因素致免疫反应引起,不同年龄表现不同;乏力因缺氧、能量代谢紊乱等致,不同人群表现有别。
一、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胸腔积液会使肺组织受压,限制肺的扩张,影响气体交换。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可能更易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等表现,因为儿童呼吸储备相对有限;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心肺功能基础问题,胸腔积液更容易诱发呼吸困难加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肺部基础功能差,胸腔积液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明显。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胸腔积液会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程度更重。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严重时可能不能平卧,需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二、胸痛
发生机制:炎症性因素刺激胸膜时可引起胸痛,胸腔积液增多过程中,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相互摩擦等情况会导致胸痛。不同性别在胸痛感受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不直接影响胸痛与胸腔积液的关系。年龄方面,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而成年人能较明确表述胸痛的部位、性质等。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能因胸部肌肉等基础情况不同,对胸痛的耐受有差异。有胸膜炎病史的患者,胸腔积液复发时更易出现胸痛。
具体表现:胸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胀痛等,疼痛部位多与积液累及的胸膜区域相关,可随呼吸或咳嗽加重。
三、咳嗽
发生机制:胸腔积液刺激胸膜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对于儿童,咳嗽可能是胸腔积液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因为儿童呼吸道相对敏感。老年人咳嗽时要注意与其他肺部基础疾病引起的咳嗽相鉴别。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的人,胸腔积液时咳嗽可能更易发生且症状可能更重。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胸腔积液会加重咳嗽症状。
具体表现:多为刺激性咳嗽,有时可伴有少量痰液。
四、全身症状
发热:
发生机制:如果胸腔积液是由感染性因素引起,如细菌、结核杆菌等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后发热可能更急骤,体温波动较大;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容易因感染出现发热伴胸腔积液。有结核病史的患者,结核性胸腔积液时可出现长期低热等表现。
具体表现: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或高热(体温>38.5℃)等。
乏力:
发生机制:胸腔积液导致机体缺氧、能量代谢紊乱等,从而引起乏力。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基础代谢低,胸腔积液时更易出现乏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功能后,也会因缺氧等出现乏力表现,影响活动。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胸腔积液时乏力症状可能更突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胸腔积液会加重乏力程度。
具体表现:患者感觉全身疲倦,活动耐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