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有咳嗽(起初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伴有咳痰,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长期吸烟患者咳嗽更重)、咳痰(可表现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转为黏液脓性痰)、发热及鼻塞、流涕、咽痛等其他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充分休息保暖、适量多饮水,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要求)、对症治疗(咳嗽无痰或少痰用镇咳药,有痰不易咳出用祛痰药,体温超38.5℃且有不适时物理或药物退热,儿童用药需谨慎)、抗感染治疗(病毒性一般自限,特殊人群评估后决定是否用抗病毒药;明确细菌感染时选抗生素,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一、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是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起初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伴有咳痰。不同年龄段人群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咳嗽反射较弱等因素,咳嗽相对不剧烈但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成人咳嗽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部分患者在晨起、夜间等特定时间段咳嗽可能会加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咳嗽往往更严重,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呼吸道。
2.咳痰:可表现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可转为黏液脓性痰。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时,痰液性状可能与基础病相关表现相互影响。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出现高热。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发热时不同年龄人群身体反应不同,儿童发热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二、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与保暖: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这对于机体恢复很重要。不同年龄人群休息和保暖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营造温暖舒适的休息环境,避免着凉加重病情;成人也需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多饮水:适量多饮水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饮水量需要适当调整,儿童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防止一次饮水过多引起呛咳等情况。
2.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如果咳嗽无痰或少痰,可使用镇咳药物;若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祛痰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力镇咳药物,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祛痰等对症处理方式。
退热: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辅助退热,但儿童退热需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和药物。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等方法,药物退热要选择适合儿童或成人的安全药物。
3.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一般病毒性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自限性,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若考虑为病毒感染且病情较重时,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干预。
细菌感染:如果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用药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感染情况合理选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时更要谨慎评估,避免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