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可由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疾病,胸廓与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原因引发。气道疾病如COPD急性加重因气道狭窄致通气受限;肺实质疾病如重症肺炎因病原体感染致肺泡炎症渗出;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因栓子阻塞致肺循环障碍;胸廓疾病如脊柱侧凸因胸廓畸形致肺扩张受限;胸膜疾病如大量胸腔积液因压迫肺组织致气体交换受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因影响呼吸中枢致呼吸异常;周围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因累及神经肌肉致呼吸肌无力或受累。
一、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疾病相关原因
气道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塞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时,气道内黏液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使得气道狭窄,通气功能严重受限。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是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肺实质疾病:重症肺炎是常见的引发呼吸衰竭的肺实质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组织,导致肺泡炎症、渗出,影响气体交换。例如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后,肺组织出现炎症浸润,使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重症肺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老年人则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是肺血管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血栓等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骨折、恶性肿瘤等,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病,女性在口服避孕药等情况下风险可能增加。
二、胸廓与胸膜疾病相关原因
胸廓疾病:严重的胸廓畸形,如脊柱侧凸,会影响胸廓的正常容积和胸廓的运动,导致肺扩张受限,通气功能障碍。脊柱侧凸的发病原因多样,可能与遗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等有关,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
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会压迫肺组织,使肺组织不能充分膨胀,影响气体交换。胸腔积液的原因有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例如结核性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则可见于不同年龄段的肿瘤患者。
三、神经肌肉疾病相关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可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和深度异常。脑血管意外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有所不同,一般男性略高于女性,病情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周围神经肌肉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会累及周围神经,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呼吸功能。格林-巴利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青壮年相对多见,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关注呼吸情况。重症肌无力也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病情具有波动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