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是什么意思
乳腺原位癌是乳腺癌最早期阶段,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分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靠筛查发现,诊断靠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病理活检;治疗有手术等,不同人群手术需考虑不同因素,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较好。
一、乳腺原位癌的分类
1.导管原位癌:最为常见,癌细胞位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间质。显微镜下可见导管内有异常增生的细胞,形态多样,可呈实性、筛状、粉刺状等生长方式。粉刺状导管原位癌的特点是中央区域有坏死,像粉刺一样。
2.小叶原位癌:起源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及腺泡,癌细胞局限于小叶内腺泡和末梢导管,基底膜完整。小叶原位癌通常为多中心性,双侧乳腺发病的几率较高。
二、乳腺原位癌的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也可能患乳腺原位癌。
2.生活方式: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乳腺原位癌的发病风险。例如,高脂肪饮食会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等,从而对乳腺组织产生影响;缺乏运动使身体代谢功能下降,可能影响乳腺的正常生理状态。
3.病史: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病史的人群,患乳腺原位癌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组织细胞存在异常增殖,但尚未达到浸润癌的程度,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原位癌甚至浸润癌。
三、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表现
多数乳腺原位癌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常通过乳腺筛查(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发现乳腺内的异常病灶。部分患者可能在乳腺自我检查时摸到无痛性的小结节,但这相对较少见。
四、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1.乳腺X线摄影:可以发现乳腺内是否有微小的钙化灶等异常情况,导管原位癌有时可见到特征性的钙化,如细点状、泥沙样钙化等。
2.乳腺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乳腺病灶是囊性还是实性,对于小叶原位癌,超声可能发现小叶结构的异常,但特异性相对乳腺X线摄影稍低。
3.病理活检:是诊断乳腺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细胞的形态、排列等情况,判断是否为原位癌以及属于哪种类型的原位癌。
五、乳腺原位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对于导管原位癌,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乳腺局部切除术(如保乳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对于小叶原位癌,如果确诊为小叶原位癌,部分患者可选择密切观察随访,若有进展或患者有强烈手术意愿也可考虑局部切除手术。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除了关注肿瘤本身,还需要考虑对乳房外观的影响,医生会与患者充分沟通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帮助患者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年轻女性术后可能面临生育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手术前需要评估身体的耐受情况,如心肺功能等。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密切观察随访也是一种选择,但需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变化。
乳腺原位癌如果能在早期被发现并进行合适的治疗,预后通常较好,患者的生存率较高,且对乳房功能和外观的影响相对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