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PaO<8.0kPa(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由肺换气障碍引起;Ⅱ型是PaO<8.0kPa(60mmHg)且PaCO>6.7kPa(50mmHg),由肺泡通气不足引起。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骤,由突发病因致呼吸困难等;慢性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逐渐进展,老年人因呼吸功能衰退等易患相关基础疾病。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型
1.Ⅰ型呼吸衰竭
指标及意义:动脉血氧分压(PaO)<8.0kPa(60mmHg),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正常或降低。其主要是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所引起,常见于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疾病。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由于呼吸功能的差异,对于Ⅰ型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是基于各年龄段正常PaO范围来确定的。例如,儿童的PaO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在安静状态下,PaO正常范围为10.6-13.3kPa(80-100mmHg),当PaO<8.0kPa(60mmHg)时即可诊断为Ⅰ型呼吸衰竭。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PaO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但在急性加重期也可能出现PaO降低而PaCO正常的情况。
2.Ⅱ型呼吸衰竭
指标及意义:动脉血氧分压(PaO)<8.0kPa(60mmHg),同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6.7kPa(50mmHg)。主要是由于肺泡通气不足所引起,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廓畸形等疾病。在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增加,进而更容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出现肺泡通气不足的情况,从而引发Ⅱ型呼吸衰竭。在儿童中,Ⅱ型呼吸衰竭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或神经肌肉疾病等有关。
二、按发病急缓分型
1.急性呼吸衰竭
特点及相关情况:起病急骤,常由突发的病因引起,如严重肺部感染、溺水、电击、创伤等。发病后患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在年龄方面,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例如儿童溺水后可能很快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医护人员迅速判断和处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更容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在性别上无明显特殊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儿童,如经常接触溺水危险环境的儿童,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不同。
2.慢性呼吸衰竭
特点及相关情况: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等,病情逐渐进展,患者多有长期的基础疾病史。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功能衰退,更容易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相关的基础疾病,如COPD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较高。对于老年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性上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生主要与基础疾病的长期影响有关。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老年人患COPD的概率远高于不吸烟的老年人,从而增加了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