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发的急性损伤性过敏反应性皮肤病,其引发原因包括夏季等季节紫外线强度高、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削弱作用弱、个体皮肤对紫外线耐受差异(肤色浅、儿童、老年人易患)、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某些药物增加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长时间户外活动未防晒及过度使用不合适护肤品化妆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一、日光性皮炎的定义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反应,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
二、引发日光性皮炎的原因
(一)紫外线照射强度
1.季节因素:夏季紫外线强度高,尤其是在中午10点至下午4点左右,此时紫外线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能量较强。例如,在阳光强烈的夏季,皮肤长时间暴露在这种高强度紫外线下,就容易引发日光性皮炎。不同地区的紫外线强度也有差异,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当地人群暴露于紫外线的机会更多,患日光性皮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个体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差异:每个人的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阈值不同。一般来说,肤色较浅的人,如白种人,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相对较少,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引发日光性皮炎;而肤色较深的人,由于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多,能吸收部分紫外线,相对更不容易患日光性皮炎。从年龄角度看,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角质层较薄,对紫外线的防御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儿童在阳光下暴露后更易发生日光性皮炎。例如,在海滩游玩的儿童,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防晒措施,很容易出现晒伤、红斑等日光性皮炎症状。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老化,皮肤的屏障功能减退,对紫外线的反应性也会发生变化,同样容易受到紫外线损伤引发日光性皮炎。
(二)个体自身因素
1.皮肤状态: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时,如患有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时,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在日光照射后发生炎症反应。例如,本身患有湿疹的患者,其皮肤屏障已经被破坏,当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就比皮肤健康的人更易出现日光性皮炎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红斑、肿胀、瘙痒等。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从而诱发日光性皮炎。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服用这些药物后,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更容易发生炎症反应。以四环素类药物为例,服用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药物会与皮肤组织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导致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降低,进而引发日光性皮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户外活动且未采取防晒措施的人群,患日光性皮炎的几率明显升高。例如,户外工作者(如农民、建筑工人等),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如果没有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皮肤频繁受到紫外线照射,就容易引发日光性皮炎。另外,过度使用某些护肤品或化妆品,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屏障功能,间接增加患日光性皮炎的风险。比如,一些含有刺激性成分或不适合自身肤质的护肤品,可能会使皮肤处于脆弱状态,在日光照射下更易受损。
总之,日光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肤接受过量紫外线照射,再结合个体自身的皮肤状态、药物使用情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