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肺栓塞需从多方面着手,一般人群要避免长时间不活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术后患者等也有相应活动要求;患有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静脉疾病等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要保持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长途旅行人群及孕期女性出行旅行时也有注意事项,如长途旅行定时活动下肢、补水,孕期适当活动、避免久姿、定期产检等。
一、避免长时间不活动
1.对于一般人群:长时间静坐、卧床等不活动的状态会使血液流速减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肺栓塞。建议每隔1-2小时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伸展四肢、走动等。例如久坐办公的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进行简单的弯腰、转身、原地踏步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2.对于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易出现血液流速减慢的情况。应鼓励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下适当活动,如在家人陪伴下进行缓慢的散步等活动,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术后患者:术后患者由于身体创伤、疼痛等原因常活动减少。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如帮助患者屈伸腿部、按摩四肢等,随着病情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早期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小幅度活动等,待能下床后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内血液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发肺栓塞。应积极按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抗凝等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人群: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促凝血物质增加等情况,易发生血栓。患者应积极配合肿瘤的治疗,同时在医生评估下采取适当的预防血栓措施,如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等(需严格遵医嘱),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3.对于患有静脉疾病的人群:如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接受相应治疗,如穿着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同时注意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适当抬高下肢。
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正常的凝血功能;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血脂异常等情况影响血液状态。例如每天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00克水果。
2.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正常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血液系统和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吸烟者应积极戒烟,饮酒者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约25毫升啤酒、10毫升葡萄酒或3毫升蒸馏酒)。
四、出行及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1.长途旅行人群:长途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定时活动下肢,如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小腿肌肉的收缩舒张等,每1-2小时进行一次,每次持续几分钟。同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2.孕期女性:孕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加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容易发生血栓。孕期应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久卧,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凝血等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