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避免诱因、呼吸锻炼)、药物治疗(控制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氧疗、康复护理(饮食、心理)及特殊人群(合并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注意事项,需综合采取措施防治,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一、一般治疗
(一)避免诱因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同时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寒冷刺激和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受这些因素影响。
(二)呼吸锻炼
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通气功能。具体方法为:平卧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二、药物治疗
(一)控制感染药物
当出现咳嗽、咳痰增多,痰液性状改变等提示有细菌感染迹象时,可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但需根据病情及病原菌情况合理选用,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二)止咳祛痰药物
对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也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它能使痰液中的黏蛋白多肽链断裂,降低痰液黏度。
(三)平喘药物
若患者有气喘症状,可使用平喘药物,如茶碱类药物(氨茶碱等),但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剂量及可能出现的心悸、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可使用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通过吸入给药,能迅速缓解气喘症状,但要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手抖等不良反应。
三、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进行氧疗。一般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吸氧浓度控制在1-2L/min,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因为长期低流量吸氧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减轻肺动脉高压,延缓病情进展。
四、康复护理
(一)饮食护理
给予老年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例如,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导致咳嗽、咳痰加重。
(二)心理护理
老年人长期患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如果老年人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时要谨慎,避免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过度影响;使用某些抗生素时也要考虑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二)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调整药物剂量,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肝肾功能进行,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