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早期有多种表现,包括皮肤新生物的颜色异常改变、形状不规则;原有皮肤病变如痣或色斑出现颜色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直径大于6毫米等变化,部分出现溃疡;还有感觉异常,如局部瘙痒、少数有疼痛等,不同人群皮肤癌早期症状可能有差异,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家族史、老年人、特殊职业接触化学物质等人群需警惕,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皮肤新生物表现
1.颜色异常改变:皮肤癌早期可能出现新生物颜色的变化,例如基底细胞癌,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个半透明、珍珠样小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颜色可呈粉红色、白色、蓝色等;鳞状细胞癌早期可能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形脱屑或痂皮形成,颜色可呈红色、棕色等,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对比明显。研究表明,皮肤癌新生物的颜色变化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及血管分布等因素相关,不同类型的皮肤癌在颜色表现上有一定特征,但也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形状不规则:皮肤癌早期的新生物形状多不规则。基底细胞癌常表现为边缘参差不齐的斑块,有的呈结节状,向深部侵袭;鳞状细胞癌早期可能是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的斑块或肿物,边界不清,与良性皮肤病变的规则形状有明显区别。这种形状的改变是由于肿瘤细胞无序增殖,破坏了皮肤原有的正常结构和形态。
二、原有皮肤病变变化
1.痣或色斑的变化:对于原本存在的痣或色斑,若出现早期皮肤癌,可能有明显变化。如色素痣颜色不均匀,边界突然变得不规则,直径大于6毫米(ABCDE法则中的D,即直径),或者痣的大小、形状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都可能是皮肤癌的预警信号。例如恶性黑色素瘤,其起源于色素痣的恶变,会出现痣的颜色从单一色调变为多种颜色混合,边缘不整齐等改变。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破坏了痣细胞的正常分布和功能,导致痣的形态和颜色发生异常。
2.溃疡形成:部分皮肤癌早期可能出现溃疡表现。比如鳞状细胞癌,可能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基底凹凸不平,有污秽的分泌物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导致组织坏死、破溃形成溃疡。
三、感觉异常
1.瘙痒:皮肤癌早期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的症状。虽然瘙痒不是皮肤癌特有的症状,但如果皮肤某一部位长期不明原因的瘙痒,且伴有上述皮肤新生物或原有病变的改变,就需要警惕皮肤癌的可能。例如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物质刺激神经有关。
2.疼痛:少数皮肤癌早期可能出现疼痛。比如当皮肤癌侵犯到神经时,可能引起局部疼痛。但疼痛症状相对较少见,更多时候皮肤癌早期可能以非疼痛性的皮肤改变为主。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皮肤癌早期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紫外线暴露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喜好日光浴者)皮肤癌的发生风险较高,其早期症状可能更早被发现;有皮肤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皮肤的异常变化;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肤癌的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基本的颜色、形状等改变特征是相似的;男性和女性在皮肤癌的好发部位等方面可能有差异,但早期症状的基本表现是共通的。对于特殊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砷剂等)的人群,更要警惕皮肤癌的发生,一旦发现皮肤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