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可通过多种方式防治,包括按剂量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400国际单位,早产儿等出生后即补8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400国际单位,可口服或肌注)、在补维生素D基础上视情况补充钙剂、让儿童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满月后开始,不同年龄调整时间强度)、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选合适配方奶、多摄入含钙及维生素食物),还需定期监测血钙等生化指标及骨骼X线以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一、维生素D补充
1.剂量与途径:儿童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需补充维生素D。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数天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8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对于无法口服或吸收不良的患儿,可考虑肌内注射维生素D制剂。充足的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改善佝偻病的骨骼病变等情况,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规范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改善儿童佝偻病的相关指标,如血钙、血磷水平等。
二、钙剂补充
1.适用情况:在补充维生素D的基础上,若儿童存在钙缺乏的情况,可适当补充钙剂。钙剂的补充需根据儿童的年龄、饮食等情况来确定剂量。例如,对于较小的婴儿,可选择适合儿童的钙剂,通过口服补充。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补充钙剂可以进一步维持骨骼正常的代谢和结构,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有研究显示,合理补充钙剂结合维生素D能更好地改善儿童佝偻病患儿的骨骼体征,如改善骨骼畸形等情况的进展。
三、阳光照射
1.重要性:让儿童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也非常重要。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所以保证儿童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自身合成维生素D。一般建议婴儿满月后即可开始适当户外活动,每天数分钟,逐渐增加时间,但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防止晒伤。不同年龄儿童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需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婴儿皮肤娇嫩,照射时间不宜过长,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照射时间和强度,这对维生素D的合成及佝偻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许多研究都证实了阳光照射在儿童佝偻病防治中的辅助作用。
四、饮食调整
1.营养均衡:儿童的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例如,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且易于吸收,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选择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配方奶。此外,还应让儿童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改善佝偻病的状况。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儿童佝偻病的治疗和预防都至关重要,科学的饮食搭配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骨骼健康。
五、定期监测
1.监测内容与频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儿童的相关指标,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以及骨骼的X线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如1-3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指标的监测。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生长发育较快,监测的频率可能需要相对更频繁一些,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儿童佝偻病的治疗进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剂量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儿童的骨骼健康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