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症状
脊髓拴系综合征因各种原因致脊髓末端被异常拴系,使脊髓受牵拉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婴幼儿及儿童期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成年期有腰背部疼痛、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性减退、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
一、婴幼儿及儿童期常见症状
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表现为双下肢无力、行走异常,如走路呈剪刀步态、踮脚尖走路等。这是因为脊髓拴系影响了下肢神经的正常传导,导致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受到影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延迟等情况。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自身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下肢活动情况,若发现较同龄儿童站立、行走明显落后,应及时就医排查。
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下肢肌肉萎缩,随着病情进展,肌肉萎缩情况会逐渐加重,进一步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
2.下肢感觉障碍:
患儿可能对下肢的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减退或异常。例如,用针轻刺下肢时,患儿反应不灵敏,不能准确感知疼痛程度;对冷热刺激的感知也可能出现异常。这是脊髓拴系导致脊髓神经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所致。在婴幼儿期,家长可通过简单的触觉刺激来初步观察,如用柔软的物体轻触患儿下肢不同部位,看其反应是否与正常侧一致。
3.大小便功能障碍:
表现为尿失禁或排尿困难、便秘等。尿失禁可能是由于脊髓拴系影响了膀胱的神经控制,导致膀胱不能正常储存和排空尿液;排尿困难则可能是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而便秘可能与脊髓拴系影响了肠道的神经传导,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有关。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观察其排尿、排便的频率和性状,若出现异常,如尿布经常潮湿(尿失禁表现)或长时间不排尿、排便等情况,需警惕脊髓拴系综合征。
二、成年期常见症状
1.腰背部疼痛:
多为慢性的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肢。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为较为剧烈的刺痛或酸痛。这是因为脊髓拴系导致脊髓受到牵拉,引起脊髓神经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产生腰背部及下肢的疼痛症状。成年患者由于自身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相对清晰,若长期存在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且疼痛有向下肢放射的特点,应考虑到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可能。
2.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性减退:
感觉方面,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且随着病情发展,麻木、刺痛的范围可能逐渐扩大,感觉减退的程度也会加重。运动功能上,可能出现下肢无力逐渐加重,行走困难进一步加剧,甚至出现不能行走的情况。这是因为脊髓拴系持续对脊髓造成牵拉损伤,导致神经功能不断恶化。成年患者应定期关注自身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有进行性减退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检查。
3.大小便功能障碍:
与儿童期类似,成年患者也可能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或便秘等大小便功能障碍。尿失禁可能导致患者生活不便,需要频繁更换尿布或裤子;排尿困难可能引起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便秘则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压力。成年患者若出现这些大小便功能异常的情况,需考虑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成年患者,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