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如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恶性为乳癌。二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上有差异,青年、中年、老年女性在乳房疾病方面各有特点,需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肿块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定义与性质
乳房肿块:是乳房组织内出现的异常包块,可为良性或恶性。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而乳腺囊肿则是含有液体的囊状肿块,触感多较柔软。
乳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肿块,还可能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差异
乳房肿块:良性肿块生长速度通常较慢,患者一般无明显疼痛或仅有轻微胀痛,月经周期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例如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肿块大小可随月经周期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显著。乳腺囊肿患者可能在月经前乳房胀痛感稍加重,月经后有所缓解。
乳癌:肿块生长速度往往较快,早期可能无痛或仅有轻微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而且乳癌肿块常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还可能出现乳头血性溢液、乳头内陷等典型表现,部分患者乳房皮肤会出现“酒窝征”或“橘皮样改变”,月经周期对乳癌肿块的影响不明显。
三、影像学检查区别
超声检查:
乳房肿块:良性肿块超声表现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有的可见包膜反射光带。例如纤维腺瘤超声下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乳腺囊肿则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
乳癌:超声下乳癌肿块通常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多为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可衰减,常可见钙化灶,纵横比大于1等恶性超声征象。
钼靶X线检查:
乳房肿块:良性肿块钼靶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的肿块影,密度与周围乳腺组织相近或稍低。
乳癌:乳癌在钼靶上常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有毛刺,密度较高,可见细小多形性钙化灶等恶性征象。
四、病理学检查区分
穿刺活检:
乳房肿块:良性肿块穿刺活检可见正常乳腺组织或良性增生的细胞等,细胞形态规则,无异型性。
乳癌:乳癌穿刺活检可发现异型的癌细胞,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等。
手术切除活检:这是最准确的区分方法,通过将肿块完整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乳癌。良性肿块切除后预后良好,而乳癌则需要根据具体分期等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情况
青年女性:青年女性乳房肿块中纤维腺瘤相对常见,若发现乳房肿块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性质;而青年女性患乳癌相对较少,但也有发生可能,对于乳房出现的异常肿块同样需要重视检查。
中年女性:中年女性是乳房疾病的高发人群,无论是乳房肿块还是乳癌都需要密切关注。中年女性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乳房组织相对复杂,更要通过定期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早期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乳房肿块,要尽快明确其性质,对于乳癌患者,中年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乳房肿块良性的可能有乳腺脂肪坏死等情况,而乳癌的发生几率相对有所增加。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耐受性,进行检查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全身状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