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常用药
过敏性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肥大细胞稳定剂治疗。抗组胺药分两代,第一代有中枢镇静作用,儿童用需谨慎,第二代中枢镇静作用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阻断白三烯介导病理过程;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能抑制气道炎症;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可稳定肥大细胞,预防发作。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用药各有注意事项。
一、抗组胺药物
1.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通过竞争性阻断H受体发挥抗过敏作用,能缓解过敏性咳嗽的相关症状,但因可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需谨慎,尤其是婴幼儿,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其作用机制基于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通路抑制,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过敏性咳嗽的症状缓解效果。
2.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见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相对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镇静作用较弱,同样通过阻断H受体来减轻过敏相关的炎症反应及症状,对过敏性咳嗽的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安全性相对较高,在成人及大龄儿童过敏性咳嗽治疗中应用较广,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过敏相关症状,且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是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特异性结合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介导的气道炎症、水肿等病理过程,从而缓解过敏性咳嗽。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过敏性咳嗽患者,包括儿童及成人,对于不能使用或不愿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显著减少过敏性咳嗽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糖皮质激素吸入剂
1.布地奈德气雾剂:属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减轻过敏性咳嗽的症状。对于中重度过敏性咳嗽患者,尤其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情况,布地奈德气雾剂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咳嗽发作。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要注意口腔清洁等事项,长期使用需监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生长发育影响等(儿童相对成人更需关注),其作用机制基于对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等多个环节的调控,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控制过敏性咳嗽气道炎症方面的有效性。
2.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同样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局部作用于气道,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过敏性咳嗽。适用于成人及年龄较大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儿童,在过敏性咳嗽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其临床应用有大量数据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气雾剂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从而预防过敏性咳嗽的发作。常用于预防过敏性咳嗽,尤其适用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前使用,对儿童和成人都可应用,其作用机制明确基于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临床研究表明其能减少过敏性咳嗽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使用过敏性咳嗽药物需格外谨慎,婴幼儿由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应避免使用可能有较多不良反应的药物,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等,且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剂量指导;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使用相关药物时,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应在医生专业评估后谨慎选择用药;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