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淋巴管炎与淋巴癌有区别也有联系,淋巴癌起源于淋巴组织,有特定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癌性淋巴管炎是其他癌灶转移至淋巴管的继发性病变;不同人群患相关病症时需注意不同情况,老年人群治疗要综合身体状况,年轻人群要关注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影响,有基础疾病人群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癌性淋巴管炎与淋巴癌的概念区分
1.淋巴癌的定义:淋巴癌即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有特定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等特征来界定。
2.癌性淋巴管炎的定义:癌性淋巴管炎是癌细胞转移到淋巴管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淋巴管弥漫性增厚、狭窄等病理改变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常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淋巴道转移累及淋巴管所致,并非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癌性淋巴管炎往往是其他恶性肿瘤发生淋巴道转移的结果,比如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淋巴管内,在淋巴管内生长形成癌性淋巴管炎,从这个角度看,癌性淋巴管炎的出现与肿瘤的淋巴道转移相关,而淋巴癌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二者在肿瘤的淋巴相关病变上有一定关联,但本质不同。
2.区别
起源:淋巴癌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等细胞恶变;癌性淋巴管炎是其他部位的癌灶转移至淋巴管引起。
病理特征:淋巴癌有其特定的病理类型表现,如霍奇金淋巴瘤有Reed-Sternberg细胞等特征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不同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特点;癌性淋巴管炎主要是淋巴管内有癌细胞浸润,导致淋巴管结构改变等。
临床表现:淋巴癌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癌性淋巴管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与肺部淋巴管受累相关的症状(当肺部淋巴管受累时),或者相应部位因淋巴管受累出现的功能障碍等表现,症状与原发肿瘤转移累及淋巴管的部位相关。
治疗方向:淋巴癌主要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针对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癌性淋巴管炎主要是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同时可采取一些减轻淋巴管炎相关症状的对症支持治疗等。
三、不同人群相关情况需注意
1.老年人群:老年人群患癌性淋巴管炎时,往往原发肿瘤发现时可能分期较晚,在治疗上需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因为原发肿瘤治疗及癌性淋巴管炎相关对症治疗都可能对老年人器官功能产生影响,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老年人身体负担小且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的方式。
2.年轻人群:年轻人群出现癌性淋巴管炎多提示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可能较高,在诊断时要积极寻找原发肿瘤病灶,治疗上除了针对原发肿瘤的常规治疗外,由于年轻人群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可能较好一些,但仍要关注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对其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其未来生活、生育等方面的需求(如果有相关需求)。
3.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有心脏病基础的人群发生癌性淋巴管炎累及肺部淋巴管时,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供氧情况变化,在治疗癌性淋巴管炎相关症状时要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有肝脏疾病基础的人群,在使用一些抗肿瘤相关药物或对症治疗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脏的影响,选择肝毒性小的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