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原位癌是什么意思
宫颈原位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严重阶段,好发于有性生活女性,30-55岁相对多见,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多数无症状或有接触性出血等,靠宫颈细胞学、HPV、阴道镜及活检诊断,常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早期发现治疗预后好,否则可能进展为浸润癌影响预后,不同患者治疗后恢复有差异。
一、定义
宫颈原位癌是指病变细胞几乎或全部占据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严重阶段,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范畴,是一种早期的宫颈病变,但具有发展为浸润癌的潜在可能。
二、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别:好发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在30-55岁女性中相对多见。从年龄角度看,青春期女性由于宫颈上皮发育尚未成熟,相对不易患原位癌,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有高危性行为等情况时,发病风险增加;女性因为其生殖系统的生理结构特点,相较于男性更易面临宫颈相关病变的风险。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女性,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等,增加宫颈原位癌的发病风险;不洁的性生活史,如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等,会使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几率大幅升高,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原位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宫颈局部的微环境,增加患病风险。
3.病史:有其他生殖道感染病史,尤其是反复发生的高危型HPV感染病史,会显著提升发展为宫颈原位癌的可能性;既往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的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治疗或监测,病情进一步进展为宫颈原位癌的风险较高。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发现少量阴道流血;也有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但这些症状均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2.体征情况:通过妇科检查肉眼观察宫颈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或仅可见宫颈局部轻度糜烂等非特异性改变,需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诊断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的有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异常的上皮细胞,对宫颈病变有一定的筛查作用。
2.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原位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若高危型HPV阳性,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
3.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上皮的形态、血管等情况,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在可疑部位进行活检,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细胞是否突破基底膜等情况来明确诊断。
五、治疗及预后
1.治疗方式:对于宫颈原位癌,常采用宫颈锥切术,如冷刀锥切或利普刀锥切等,通过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切除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宫颈情况,因为存在复发或进展为浸润癌的可能。
2.预后情况:宫颈原位癌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对生存期限影响较小。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可能进展为浸润癌,预后会变差。在治疗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恢复情况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随访;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及时纠正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和降低复发风险;有HPV持续感染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仍需密切监测HPV情况及宫颈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