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临近死亡时会有多种症状表现,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及紫绀加重;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先快后慢、血压波动后下降;神经系统表现为意识障碍、出现神经肌肉症状;还会有消化道出血、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加重等其他表现,且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需考虑这些因素识别危重状态并救治
一、呼吸系统表现
1.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吸频率可能会显著增快,可达30次/分钟以上,甚至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如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叹息样呼吸等。这是因为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努力增加呼吸努力,但由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难以有效改善气体交换状况。例如,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终末期,呼吸极度费力,呼吸肌疲劳明显。
2.紫绀加重:皮肤和黏膜的紫绀会更加明显,面色、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出严重的青紫色。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就可能出现明显紫绀,而临近死亡时缺氧情况进一步恶化,紫绀会愈发严重。
二、循环系统表现
1.心率变化:早期可能会出现心率增快,这是机体为了代偿缺氧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但随着病情进展,心率可能会逐渐减慢,严重时可低于60次/分钟。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心肌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失常等情况。比如,严重呼吸衰竭时,心肌细胞缺氧受损,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心率随之改变。
2.血压变化: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早期可能升高,随后逐渐下降。当呼吸衰竭导致心输出量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时,血压会降低,提示病情已处于非常危急的状态,可能预示着循环功能即将衰竭。
三、神经系统表现
1.意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意识改变。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脑水肿等。例如,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当PaCO急剧升高时,会引起二氧化碳麻醉,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先兴奋后抑制,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昼睡夜醒等,进而发展为意识模糊、昏迷等。
2.神经肌肉症状:可能会出现肌肉震颤、抽搐等表现。这与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当神经肌肉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相应的异常运动。
四、其他表现
1.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吐咖啡样物质、黑便等。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发生应激性溃疡等情况。
2.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加重:呼吸衰竭本身就常伴有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临近死亡时这种紊乱会更加严重,可能出现严重的酸中毒、低钠、低钾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各脏器的功能损害。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呼吸衰竭死亡前的症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更为复杂;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呼吸衰竭可能更常见,症状表现可能与疾病的长期进展相关;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在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的表现可能会更突出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呼吸衰竭死亡前的症状可能有其特点,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可能会更早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和意识改变等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干预。在面对呼吸衰竭患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识别病情的危重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