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表现,如基底细胞癌初期为小结节等;不同人群皮肤癌症状表现有特点,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发病部位在曝光区且发展可能更快、有皮肤慢性损伤人群患鳞状细胞癌风险高、儿童皮肤癌少见且可能发展快。
一、皮肤癌常见症状表现
(一)基底细胞癌
1.初期表现:多发生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皮肤,初始常为小米粒至豌豆大的小结节,质地较硬,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可有溃疡,边缘卷起,形如鼠咬状。一般无痛痒感,但会缓慢浸润扩大。例如,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老年人群,面部、颈部等部位出现此类小结节需高度警惕。
2.特殊类型表现: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鳞屑性斑片,表面有少许渗出、结痂,缓慢向周围扩大,边缘有珍珠样隆起的小结节。
(二)鳞状细胞癌
1.初期表现:常发生于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等基础上,也可发生于正常皮肤。初始为疣状小结节或浸润性红斑,逐渐增大,表面可有鳞屑、结痂,进一步发展可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质硬,底部高低不平,易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部、下唇、阴茎、手足等部位,男性相对更易发生此类皮肤癌,可能与男性更多暴露于户外等因素有关。
2.转移表现:若发生转移,可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时,可触及肿大质硬的淋巴结。
(三)黑色素瘤
1.ABCDE法则相关表现
不对称性(Asymmetry):黑色素瘤的病变部位通常左右或上下不对称,而普通痣多为对称的。例如,一颗痣的一半与另一半在形态、颜色等方面差异明显。
边界不规则(Borderirregularity):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或有模糊不清的表现,而普通痣边界清晰。比如,痣的边缘不再是圆滑的线条,而是有残缺、不规整的情况。
颜色不均匀(Colorvariegation):颜色多样,可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色、棕色、白色、红色、蓝色等,而普通痣颜色相对单一。例如,痣的颜色深浅不一,有多种颜色混杂。
直径大于6mm(Diameter>6mm):多数黑色素瘤直径大于6mm,但也有小于此值的情况,需综合判断。
隆起(Elevation):病变部位可高于皮肤表面,形成结节状、丘疹状等。
二、不同人群皮肤癌症状表现的特点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癌症状表现往往不典型,可能因为皮肤老化、感觉迟钝等因素,对皮肤病变的察觉较晚。例如,基底细胞癌的初期小结节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的皮肤小疙瘩而未及时重视,而且老年人皮肤癌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一旦发现往往病变范围可能已相对较大。
(二)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
长期在阳光下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如农民、渔民等,皮肤癌的发生部位多集中在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等,症状表现符合上述各类皮肤癌的一般特点,但由于长期紫外线损伤,皮肤基础状况较差,皮肤癌的发展可能相对更快,且病变可能更具侵袭性。
(三)有皮肤慢性损伤人群
有皮肤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鳞状细胞癌的风险较高,其症状表现往往在原有皮肤损伤的基础上出现异常改变,如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瘢痕处出现新的隆起性病变等,需要密切关注原有皮肤损伤部位的变化情况。
(四)儿童
儿童皮肤癌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儿童皮肤癌的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黑色素瘤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特殊部位的色素沉着性病变,且由于儿童皮肤薄嫩,病变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儿科医生及家长高度警惕儿童皮肤的异常色素改变、肿块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