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表现多样,包括乳房局部症状如肿块、疼痛、皮肤改变,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但核心症状相似,需通过相关检查鉴别。
一、乳房局部症状
1.乳房肿块
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质地一般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粘连,但活动度相对尚可。例如,部分患者可在乳房内摸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肿块,其形成是由于炎症导致乳腺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包裹等多种病理改变所致。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表现相似,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段的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如育龄期女性可能与内分泌因素等相关,而中老年女性可能与乳腺组织退变等因素有关。对于有乳房肿块的患者,需进一步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肿块性质。
2.乳房疼痛
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可能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也可能无明显规律。部分患者在月经前疼痛会加重,月经后有所缓解,但也有患者疼痛持续存在。疼痛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炎症刺激乳腺组织内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感觉的产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会加重疼痛症状,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乳腺组织的状态。
3.乳房皮肤改变
部分患者乳房皮肤可能出现局部发红、发热,皮肤温度较周围正常皮肤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引起的。严重时皮肤可能会出现橘皮样改变,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乳腺组织的淋巴回流,导致皮肤淋巴管堵塞,出现类似橘皮的外观。不同年龄人群中皮肤改变的表现可能类似,但老年患者皮肤本身弹性等有所下降,可能在观察皮肤改变时需要更仔细。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慢性乳腺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中等度发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由于炎症病灶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而出现发热。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敏感,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而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需综合判断。生活方式方面,体质较弱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发热或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2.全身不适
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消耗机体能量,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炎性介质的释放也会对全身状态产生影响。例如,患者可能感觉身体疲倦,做日常活动都较为吃力,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需要关注其饮食摄入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不良,需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来保证营养供应。
三、其他伴随症状
1.乳头溢液
少数慢性乳腺炎患者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可为淡黄色、乳白色等。乳头溢液的产生是由于炎症刺激乳腺导管,导致导管内分泌物增多而溢出。不同年龄患者乳头溢液的表现类似,但需要注意与其他乳腺疾病引起的乳头溢液相鉴别,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也可能出现乳头溢液,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乳腺导管造影等检查进行区分。
2.腋窝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是因为乳腺组织的炎症通过淋巴回流途径引起腋窝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较软,可有轻度压痛,活动度尚可。不同年龄人群腋窝淋巴结肿大的表现相似,但在儿童患者中,腋窝淋巴结本身相对较小,肿大时更需引起重视,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导致的腋窝淋巴结肿大相鉴别,如感染性疾病等引起的腋窝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