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健康需关注多方面变化,在皮肤外观上,儿童新痣、成人原有痣短时间明显变化(如边界、颜色、直径异常)及各年龄段新出现不明原因色素斑块(颜色不均、边界不规则等)需警惕;皮肤不适症状中,黑色素瘤早期可能有顽固瘙痒、无明确诱因的疼痛;全身症状相对少见但需关注,无明显诱因的乏力及37.5℃-38℃左右的低热,若伴有皮肤黑色素瘤相关表现也应重视。
一、皮肤外观变化
1.新出现的色素痣或原有痣的改变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来说,新出现的色素痣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时期皮肤较为娇嫩,色素痣的异常变化可能有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和成年人中,原有色素痣如果在短时间内(数周-数月)出现明显变化,如面积突然增大,正常成人的痣一般稳定,如果面积快速增大需警惕。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在皮肤类型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例如男性皮肤相对更厚,可能对痣的变化感知略有不同,但这不是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如户外工作者、经常进行日光浴的人,原有痣发生变化的风险更高,因为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DNA,影响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痣出现异常改变。
具体表现:正常的色素痣边界通常比较规则、颜色均匀。而黑色素瘤早期可能表现为原有色素痣的边界变得不规则,如出现锯齿状边缘;颜色也可能不均匀,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色、棕色、红色、白色等;直径可能会超过6毫米(ABCDE原则中的“D”,即直径大于6mm)。
2.新出现的不明原因的色素斑块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需谨慎。儿童新出现的不明原因色素斑块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有关,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原因,新出现的色素斑块也更要警惕黑色素瘤可能。
生活方式: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且缺乏防晒措施的人,新出现不明原因色素斑块的概率增加,因为紫外线刺激容易引发皮肤异常色素改变。
具体情况:这种色素斑块可能颜色不均、边界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晰,可能逐渐增大或有其他变化。
二、皮肤不适症状
1.瘙痒
病史因素:如果既往有皮肤慢性炎症病史,如湿疹等,出现皮肤瘙痒时要注意区分是原发病症状还是黑色素瘤引起的。但黑色素瘤引起的瘙痒可能是比较顽固的,与原发病引起的瘙痒特点不同。
具体表现:部分黑色素瘤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病变部位皮肤瘙痒,这种瘙痒可能没有明显的皮肤破损等原发病表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常规止痒措施效果不佳。
2.疼痛
年龄因素: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可能表述不清晰,但要注意观察其皮肤病变部位是否有异常疼痛。儿童如果出现皮肤病变部位疼痛,也需要引起重视。
具体表现:黑色素瘤早期可能出现病变部位的隐痛、钝痛或刺痛等不适,尤其是当病变部位受到摩擦等刺激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但这种疼痛往往没有明确的外伤等诱因。
三、全身症状(相对少见但需关注)
1.乏力
生活方式:如果长期处于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下,本身就可能有乏力症状,但如果在没有这些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同时伴有皮肤黑色素瘤相关表现,需要警惕。
具体情况:部分黑色素瘤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全身乏力感,这种乏力不是由于过度劳累等常见因素引起,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可能与肿瘤代谢等因素有关。
2.低热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既往没有感染等引起低热的基础疾病,出现低热且伴有皮肤黑色素瘤相关表现时要考虑可能与肿瘤有关。肿瘤组织坏死等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低热。一般体温多在37.5℃-38℃左右,持续时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