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肝癌的诊断包括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血清学检查有甲胎蛋白(AFP)等指标,AFP对肝癌筛查等重要,其他指标可辅助;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超声是筛查首选,CT和MRI对肝癌诊断有价值;病理检查中肝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但有风险需评估。
一、血清学检查
1.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含量明显升高,对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等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以上,或AFP在200-400μg/L之间持续8周以上,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肝癌。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AFP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不过通常升高幅度不如肝癌患者显著。在儿童肝癌中,AFP的诊断价值同样重要,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AFP正常参考值范围有所差异,需结合儿童自身情况综合判断。
2.其他血清学指标:如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肝癌患者中也常升高,尤其是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还有α-L-岩藻糖苷酶(AFU),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活性往往升高,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这些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常用首选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直径1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能够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血供情况等。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观察肿瘤周围及内部的血流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是囊性还是实性。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超声检查都较为适用,在儿童肝癌的筛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超声检查无辐射,对人体损伤小。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能够发现直径1cm左右的微小肝癌。在动脉期,肝癌病灶多表现为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下降,而周围正常肝组织强化明显,从而形成鲜明对比,有助于准确诊断肝癌。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不同病史的人群,CT检查都可以较好地进行肝癌的排查,但需要注意的是,CT检查有一定辐射,不过目前的检查技术辐射剂量已经较低,在合理范围内。
3.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仿,且在某些方面优于CT,如对肝脏病灶内部结构、子灶、门脉癌栓等的显示更为清晰。尤其是在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检出小肝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MRI的多序列成像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病变的特征,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进行检查,而且无辐射,不过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于一些不能配合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限制。
三、病理检查
1.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在超声或CT引导下,通过穿刺针获取肝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否为肝癌。对于一些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难以明确诊断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可以提供明确的病理依据。但肝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在进行肝穿刺活检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等情况,对于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腹水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在进行肝穿刺活检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以降低检查风险。例如,对于患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其肝脏质地较硬,肝穿刺活检的难度和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和术后密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