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接触史和结核中毒症状;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随积液量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涵盖血常规、胸水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X线和胸部CT;需与恶性胸腔积液、肺炎旁胸腔积液及其他原因胸腔积液等鉴别,不同年龄、性别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
一、病史采集
1.接触史:询问患者是否有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多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增加患病风险,不同年龄、性别接触史意义不同,儿童可能因家庭内密切接触患病,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接触后更易发病。
2.结核中毒症状:了解患者有无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以不典型表现为主,如精神差、生长发育迟缓等,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因抵抗力相对变化影响症状表现。
二、症状与体征
1.症状:患者多有胸痛,初期为干咳、胸痛,随胸腔积液增多胸痛减轻,出现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轻重不同,儿童可能呼吸困难表现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
2.体征:少量积液时可无明显体征,中-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不同性别患者因胸廓解剖差异可能体征表现略有不同,但总体符合上述特点。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表现有差异,儿童造血系统特点使其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胸水检查
外观: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少数可为血性,不同病因胸水外观有差异,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外观具有一定特征性。
细胞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白细胞总数多在(500-1000)×10/L,儿童胸水细胞计数可能因年龄不同有所波动。
生化检查:胸水蛋白含量>30g/L,李凡他试验阳性,葡萄糖含量常降低,这些指标对于判断胸水性质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胸水生化指标可能因身体发育等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结核杆菌检查:胸水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阳性率低,胸水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也不高,但培养阳性有确诊价值,儿童由于机体免疫力等因素,培养阳性率可能受影响。
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强阳性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阴性不能排除结核性胸膜炎,不同年龄人群PPD试验结果解读不同,儿童阳性反应可能因卡介苗接种等因素出现假阳性。
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少量积液时仅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显示向外、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不同体位X线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胸腔容积小,X线表现可能不典型。
2.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胸腔积液情况,可发现少量胸腔积液及肺内结核病灶,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胸部CT表现因胸廓结构等差异有一定特点。
五、鉴别诊断
1.恶性胸腔积液:多有原发肿瘤病史,胸水多为血性,增长迅速,胸水找到癌细胞可确诊,与结核性胸膜炎通过胸水性质、肿瘤标志物等鉴别,不同年龄人群原发肿瘤类型不同,儿童恶性胸腔积液相对少见,但也需考虑。
2.肺炎旁胸腔积液:多有肺炎病史,胸水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菌学检查可发现病原菌,与结核性胸膜炎通过病史、胸水细胞分类等鉴别,不同年龄肺炎类型不同,儿童肺炎旁胸腔积液需注意与结核性胸膜炎区分。
3.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如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胸腔积液,可通过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等检查鉴别,不同性别结缔组织病发病率有差异,在鉴别诊断中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