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受自身、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响,自身因素包括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营养状况不佳、基础疾病影响;环境因素有季节变化与气温波动、居住及工作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包含缺乏运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睡眠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
一、自身因素
1.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对于儿童群体,尤其是婴幼儿阶段,免疫系统尚在不断发育成熟过程中,相比成年人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上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感染。例如,有研究表明,0-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童,就是因为此阶段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健全。
2.营养状况不佳: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比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时,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像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免疫相关的生理过程,缺乏维生素C会使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锌元素对于免疫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有着重要作用,缺锌时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营养不均衡都可能成为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
3.基础疾病影响: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或者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其身体的免疫功能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更容易频繁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二、环境因素
1.季节变化与气温波动:在季节交替或者气温骤变的时候,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防御功能下降。比如冬季气温较低,人们多处于室内密闭环境中,空气流通较差,且人体为了保暖外周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春季气温回升,病原体容易繁殖传播,这些因素都使得人们在季节变化或气温波动时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2.居住及工作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或者工作场所粉尘、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较多,都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例如,在一些工厂车间工作的工人,长期暴露在有粉尘、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家庭居住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也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得居住其中的人员更易频繁感染。
三、生活方式因素
1.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例如,经常进行适度运动的人相比长期久坐不动的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更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更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不运动都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
2.吸烟与被动吸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降低呼吸道的自净能力。吸烟者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而且被动吸烟的人群,如吸烟者的家人等,也会因为吸入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吸烟环境中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比不处于吸烟环境中的儿童要高很多。
3.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修复和调整工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因子分泌异常,免疫力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熬夜、睡眠质量差都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比如学生群体中,长期熬夜备考的学生,由于睡眠不足,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