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常见生理现象,雌激素作用致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致宫颈表面呈红颗粒样改变非真正糜烂。年龄、激素水平影响其发生,多数无症状,少数有白带增多等,需与宫颈病变鉴别,无症状者一般不治,合并感染等需对应处理,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妊娠期、绝经后女性各有注意事项。
一、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定义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使得宫颈表面呈现出红色颗粒样改变,看起来类似糜烂,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病理性糜烂。
二、发生机制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青春期少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更容易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情况。因为此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雌激素的分泌相对旺盛,会促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
育龄期女性如果受到妊娠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妊娠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进一步促进宫颈柱状上皮的外移。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的柱状上皮通常会回缩至宫颈管内,宫颈表面会恢复为鳞状上皮覆盖的光滑状态。
2.激素水平影响:除了生理性的雌激素变化外,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等情况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导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例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由于药物中含有雌激素成分,可能会使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生率增加。
三、临床特点
1.症状表现:大多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没有明显症状。但少数人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白带可能呈透明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等。如果合并有感染等情况,还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比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出血。
2.体征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宫颈外口有红色区域,边界清楚,与周围的鳞状上皮有明显的分界线。
四、与疾病的鉴别及处理原则
1.与宫颈病变的鉴别: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需要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疾病相鉴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也可能出现宫颈外观的异常改变,但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可以进行鉴别。TCT检查可以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学改变,HPV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这些检查有助于区分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病变。
2.处理原则:
对于没有症状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不需要治疗。因为它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有动态变化。
如果合并有感染等情况,需要针对感染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原体等情况由医生决定,不过这里只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对于有症状且排除了其他病变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可以考虑采取物理治疗等方法,但物理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比如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因为可能会对妊娠造成影响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发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时,一般不需要过于紧张,因为多数是生理性的。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果出现白带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时,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操作等。如果出现接触性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同时要密切观察宫颈情况,因为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宫颈的状态可能会有相应改变。
3.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如果发现宫颈有异常改变,即使既往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病史,也需要重视,因为此时出现宫颈病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以排除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