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类药物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触发因素和呼吸训练;特殊人群哮喘治疗各有特点,儿童需考虑生长发育影响,老年要关注基础疾病和呼吸训练,妊娠期要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并注意触发因素等。
一、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主要药物,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如布地奈德等,通过吸入装置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2.β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SABA如沙丁胺醇,为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可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LABA如沙美特罗,需与吸入激素联合使用,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能长效舒张支气管,但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3.白三烯调节剂: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剂,如孟鲁司特钠,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轻度哮喘的长期控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及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
4.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如氨茶碱等,可通过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用于控制哮喘症状,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不良反应较多,现在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二、哮喘的非药物治疗
1.避免触发因素
过敏原: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对尘螨过敏者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
刺激性气体:避免接触烟雾、化学刺激性气体等,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可佩戴口罩。
感染: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应及时治疗。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用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分钟呼吸10-12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可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
三、特殊人群哮喘的治疗特点
1.儿童哮喘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虽然长期使用可能对身高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是利大于弊,且通过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和控制剂量可将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剂型。
非药物治疗方面,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确保家居环境无过敏原,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如指导正确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
2.老年哮喘
老年哮喘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药物选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
老年患者肺功能下降,呼吸训练等非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
3.妊娠期哮喘
妊娠期哮喘患者的治疗需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妊娠期哮喘控制的主要药物,因为其全身吸收少,对胎儿的影响较小。在病情需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妊娠期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触发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哮喘病情。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哮喘病情和胎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