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左下腹痛可能由肠道相关原因(如肠痉挛、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泌尿系统相关原因(如左侧输尿管结石、左侧肾盂肾炎)及其他原因(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左侧腹股沟疝嵌顿)引起,不同原因有其相应成因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如肠痉挛多因饮食不当等致儿童肠道功能不完善引发,左侧输尿管结石与儿童体内代谢等有关,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多见且有过敏体质等风险,左侧腹股沟疝嵌顿婴幼儿易因腹压增加诱发。
一、肠道相关原因
1.肠痉挛
成因:小孩子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生冷食物、暴饮暴食等)、腹部着凉等都可能引起肠痉挛,导致左下腹痛。例如,孩子大量食用冰淇淋后,寒冷刺激肠道,引起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从而出现左下腹痛。其疼痛特点多为阵发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儿童相对成人更易因饮食不规律、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引发肠痉挛,婴幼儿由于胃肠调节功能弱,也是高发人群。
2.肠炎
成因: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等)或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孩子如果不注意手卫生,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容易感染肠道病菌导致肠炎。肠炎除了左下腹痛外,还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例如,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腹泻、发热、左下腹痛等表现。
与年龄、病史等因素关系:低龄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患肠炎,有不洁饮食史的儿童患肠炎风险更高。
3.肠道寄生虫感染
成因:如蛔虫、蛲虫等感染。孩子如果卫生习惯不佳,接触了被寄生虫卵污染的物品后又经手入口,就可能感染肠道寄生虫。蛔虫感染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左下腹痛,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蛲虫感染多在夜间出现肛门瘙痒,继而可能因搔抓等引起肠道局部刺激,出现左下腹痛等症状。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儿童尤其是卫生习惯较差的儿童易感染肠道寄生虫,农村地区儿童由于接触土壤等机会较多,感染风险相对城市儿童可能更高。
二、泌尿系统相关原因
1.左侧输尿管结石
成因:孩子体内代谢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尿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形成结石,结石在左侧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引起左下腹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还可能伴有血尿等症状。例如,尿液中钙、草酸等成分浓度过高,超出了尿液的溶解限度,就容易形成结石。
与年龄、病史等因素关系:儿童相对成人患输尿管结石概率较低,但有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等情况的儿童可能存在更高风险。
2.左侧肾盂肾炎
成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从尿道上行感染到左侧肾脏,引发肾盂肾炎。孩子可能出现左下腹痛,同时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比如,女孩尿道短,更容易发生上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女孩由于生理结构特点,相比男孩更易患左侧肾盂肾炎,儿童时期若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病史,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三、其他原因
1.腹型过敏性紫癜
成因: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等因素有关。除了皮肤紫癜外,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左下腹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例如,孩子在感染链球菌等病原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发腹型过敏性紫癜。
与年龄、病史等因素关系:儿童多见,有过敏体质或有相关过敏原接触史的儿童患病风险较高。
2.左侧腹股沟疝嵌顿
成因:如果孩子患有左侧腹股沟疝,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疝环突出到腹股沟区域,若发生嵌顿,就会出现左下腹痛,同时可在腹股沟区摸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孩子可能伴有哭闹、呕吐等表现。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婴幼儿腹股沟疝相对常见,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可能诱发疝嵌顿,从而导致左下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