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肿是乳腺常见良性疾病,分为单纯性囊肿等类型,成因有内分泌因素、乳腺导管阻塞、外伤等,临床表现有肿块等,诊断方法有超声、钼靶、穿刺抽吸等,治疗有观察随访、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乳腺囊肿的定义
乳腺囊肿是乳腺常见的良性疾病,是乳腺导管或腺泡局部扩张形成的含有液体的囊肿。通常可分为单纯性囊肿、积乳囊肿等类型。
二、乳腺囊肿的成因
1.内分泌因素: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是常见原因。例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可能影响乳腺导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导管扩张形成囊肿。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与该阶段女性激素波动较大相关。
2.乳腺导管阻塞: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导管堵塞,如导管内的分泌物、脱落细胞等堵塞导管,使导管内分泌物积聚,逐渐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在有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基础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乳腺增生可能导致导管结构紊乱,增加阻塞风险。
3.外伤或其他因素:乳房受到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局部乳腺组织的小导管破裂,血液或组织液积聚形成囊肿,但相对较少见。
三、乳腺囊肿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肿块:患者可触及乳房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一般无明显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胀痛或隐痛。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到几厘米。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多为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2.不同类型特点
单纯性囊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囊肿大小相对较一致,囊内液体清亮。
积乳囊肿:常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多因哺乳期乳腺导管堵塞,乳汁淤积形成,肿块通常与哺乳相关,有哺乳期乳房感染或堵塞的病史。
四、乳腺囊肿的诊断方法
1.乳腺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囊肿的首选方法。超声可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通过超声检查还能初步判断囊肿的性质,区分单纯性囊肿和其他复杂情况。
2.乳腺X线检查(钼靶):对于较大的囊肿可能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发现乳房内的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减低影,边界清楚。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较致密,钼靶检查的敏感性相对超声稍低。
3.穿刺抽吸:对于怀疑有恶性可能或需要明确囊肿性质的情况,可进行穿刺抽吸。抽取囊内液体进行细胞学检查等,若为血性液体,需要进一步排查恶性病变的可能。
五、乳腺囊肿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乳腺囊肿,尤其是单纯性囊肿,若超声等检查提示为良性表现,可定期观察随访,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观察囊肿大小、形态等变化。在观察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2.手术治疗:当囊肿较大,引起明显症状,如疼痛剧烈、影响美观或怀疑有恶性病变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囊肿切除术,将囊肿完整切除。对于积乳囊肿,在哺乳期时可先尝试通过按摩、吸乳等方法促进乳汁排出,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
3.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要关注自身激素变化情况,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乳腺囊肿的状态。同时,要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乳腺囊肿的变化。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和哺乳期发生乳腺囊肿(积乳囊肿较多见)时,要注意保持乳腺导管通畅,避免乳汁淤积。若发现乳房有肿块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哺乳的正确方法,避免乳头损伤等情况。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乳腺囊肿时,虽然恶性病变相对较少,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定期进行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疾病的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要通过规范的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