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气道、肺组织病变方面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等致气道炎症等,年龄大且长期吸烟人群常见)、重症肺炎(各种病原体感染致肺组织炎症等,儿童易患)、支气管扩张(反复气道感染等致支气管壁破坏等,年龄大且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人群易患);胸廓与胸膜病变方面有胸廓畸形(影响胸廓正常运动等,儿童时期发病可能影响成年后风险)、胸膜肥厚、粘连(多由胸膜炎等引起,限制肺扩张等);神经肌肉疾病方面有脊髓病变(影响呼吸肌神经支配等,有脊髓病变病史人群易患)、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不佳可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致呼吸肌无力等,儿童期发病易随病情进展出现慢性呼吸衰竭)。
一、气道、肺组织病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COPD主要是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导致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使气道狭窄、气流受限,进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在年龄较大且长期吸烟的人群中更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COPD患者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的COPD患者。
2.重症肺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导致肺组织炎症、渗出,影响气体交换。在儿童中,重症肺炎也可能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之一,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且一旦发生重症肺炎,病情进展较快。例如,某些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可严重破坏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
3.支气管扩张:多由反复的气道感染、支气管阻塞等引起,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腔扩张,影响肺的通气和引流。年龄较大且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易患,长期的支气管扩张会使肺功能逐渐受损,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有研究显示,支气管扩张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的概率逐渐增加。
二、胸廓与胸膜病变
1.胸廓畸形:如严重的脊柱侧凸、胸廓外伤后畸形等,可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导致肺扩张受限,通气功能障碍。在儿童时期如果发生胸廓畸形,可能会影响肺的正常发育,进而增加成年后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的风险。例如,严重的脊柱侧凸会使胸廓容积减小,肺组织受压,影响气体交换。
2.胸膜肥厚、粘连:多由胸膜炎、胸部手术等引起,可限制肺的扩张,影响肺的通气功能。长期的胸膜肥厚、粘连会逐渐影响肺的功能,在有胸膜炎病史或胸部手术史的人群中需要关注是否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治愈后可能会遗留胸膜肥厚,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三、神经肌肉疾病
1.脊髓病变: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外伤、脊髓肿瘤等,可影响呼吸肌的神经支配,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在有脊髓病变病史的人群中,由于呼吸肌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例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可能会遗留呼吸肌功能障碍,随着年龄增长,呼吸功能逐渐减退,进而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功能,导致呼吸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在育龄女性中相对常见,病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有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约一定比例会进展为慢性呼吸衰竭。
3.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可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呼吸肌功能逐渐受累,容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呼吸肌无力,影响正常呼吸,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