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关。遗传使有过敏家族史儿童发病风险高;环境中过敏原接触、温度湿度变化可诱发;免疫系统异常致Th2型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引发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使皮肤易受刺激引发炎症。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过敏性湿疹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子女患过敏性湿疹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变异与过敏性湿疹的易感性相关,例如皮肤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和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弱,从而更容易引发湿疹。在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中,相较于无家族史的儿童,其发生过敏性湿疹的概率明显更高,这体现了遗传因素从家族代际传递对个体发病风险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
1.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尘螨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室内灰尘中大量存在的尘螨排泄物等成分可引发过敏反应。例如,在长期处于潮湿、不通风环境中的家庭,尘螨容易滋生,儿童长期接触后,皮肤可能对尘螨相关成分产生免疫反应,进而诱发过敏性湿疹。花粉也是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飘散的花粉颗粒接触皮肤后,可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发湿疹症状。
食物过敏原:某些食物可引起过敏性湿疹,常见的有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婴幼儿胃肠道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产生过敏。比如,婴儿在添加辅食初期,过早引入牛奶或鸡蛋等食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较大儿童如果食用了过敏的食物,也会导致皮肤过敏症状加重或复发。
接触性过敏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接触物也可导致过敏,如某些化纤材质的衣物、化妆品、洗发水、沐浴露等。化纤衣物可能因材质本身对皮肤产生刺激,再加上其可能吸附的其他过敏原,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使用不合适的化妆品、洗发水等接触皮肤后,更易出现过敏性湿疹。
2.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过敏性湿疹有影响。过高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有利于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同时也可能影响皮肤的水分调节。例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皮肤出汗较多,皮肤表面的酸碱度等环境改变,加上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都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性湿疹。而过于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水分流失,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增加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诱发湿疹。
三、免疫系统异常
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在过敏性湿疹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病原体,但在过敏性湿疹患者中,免疫系统出现失衡。Th2型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IgE介导了过敏反应的发生。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后,抗原呈递细胞将过敏原信息传递给Th细胞,Th2细胞被激活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B细胞产生大量IgE,IgE与皮肤中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就会引发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等过敏性湿疹的症状。例如,在过敏原反复刺激下,这种免疫反应持续存在,就会使湿疹症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四、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正常的皮肤屏障能够防止水分丢失、抵御外界刺激和微生物入侵。过敏性湿疹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角质层中的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等成分含量减少,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这使得皮肤对外界的物理、化学等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过敏原和外界刺激物的侵袭,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过敏性湿疹的发生。例如,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皮肤屏障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更容易发生过敏性湿疹;而婴幼儿皮肤屏障尚未发育完善,也相对更容易出现过敏性湿疹。